東北網11月17日訊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0月宏觀經濟運行數據。10月CPI同比上漲4.4%,創自2008年10月以來25個月的新高。近日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經濟大背景下催生了團購族、囤囤族等新群體,各種實用的『省錢秘笈』廣為傳播,一些時尚愛美的女性在『絕不省掉生活品質』的前提下快樂又『實惠』地生活著。
逛街:先做預算後記賬 休閑:少買雜志多攢券
哈市市民李女士是『逛街狂人』,每到休息日,她就會游走在各大商場間,不買到『盆滿缽滿』決不『收兵』。如今,她卻對此多了些『門道』,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購物全憑喜好和衝動,一點計劃沒有,而現在,每次逛街前,一定會先做個大體的盤算,『需要哪種風格,大致預算是多少,都要想到。』購物完畢,她還要記個大概的賬目,並會及時登錄網銀,核對自己的花銷。
從事企劃工作的瑩瑩告訴記者,她以前每月光買雜志就要花費100多元,『後來,我發現很多雜志有電子版,只要支付2-5元的電子幣就能和平面雜志一樣及時閱讀,既環保又省錢。』而那些值得收藏的書,她會到網上買,『網上有很多這類網站的優惠券和折扣活動,比實體書店實惠多了。』
美容:自帶產品 健身:拼卡租卡換套餐
張女士是南崗區某美容會館的常客,她每月都會去做面部護膚和身體排毒按摩,都是一體化的溫馨服務。最近,她卻改變了方式,先在網上或者商場裡買好面膜和精油,再拿到美容院裡讓技師幫忙做,『這是同事教我的省錢之道,不用他們的產品,價格省了一半多。』
一直熱衷健身的陳女士則告訴記者另一個『實惠』的方法,她說,身邊幾個同事都有不同場所的健身卡、美容卡、美發卡,然而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短時間根本消費不完。於是,她和同事們成了『借卡族』,自己用不完的卡,大家一起用,『等於是一起花錢辦到了最低折扣,而且大家一起美容、健身,不僅劃算還不寂寞。』陳女士還說,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給這些卡做一次『盤點』,免得錢閑置浪費。
商家接受消費方式的變化『隨市而動』
某商場導購員告訴記者,如今很多女顧客都是到店裡來,試了一圈衣服,最終一件不買就走的。『有的人進店來,直奔自己喜歡的衣服去,試完也不問價,說聲謝謝就走人;還有的會瞄幾眼價簽和貨號。我們都知道,那是先在這裡試好大小,再去網購的。』不過,導購員對這些做法卻很理解,『買賣本來就是自由的,而且誰掙錢都不容易,同等品質下,誰都會買便宜的。』
南崗區某美容會所的劉經理說,『商家只有能根據顧客的需求,及時轉變經營方式纔能盈利。』她告訴記者,以前很多美容會館是絕對不允許客人自帶產品來做美容的,但如今,誰家如果再死守過去的規矩,就會面臨顧客的流失,『這就叫「隨市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