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一走進道外區小城鎮開發建設辦,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團結鎮總體規劃圖。據開發建設辦負責人介紹,團結鎮國家級小城鎮試點項目現已完成起步區拆遷淨地,施工企業將於近期進駐。首批建設的居住區將首先建設安置回遷房,千餘戶農民將於明年底前搬進新家。同時,為實現佔補平衡,年內將復墾土地40萬平方米。
大手筆 細謀劃
據了解,道外區團結鎮小城鎮項目於2008年被批准為國家級小城鎮試點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2010年4月,團結鎮小城鎮項目正式啟動,同年7月被列入哈爾濱市小城鎮建設『二十鎮試點項目引領工程』和『六鎮示范樣板工程』。團結鎮小城鎮規劃總面積為76.7平方公裡,建設用地規模為17.26平方公裡,其中商住園區佔地5.14平方公裡,物流園區佔地6.18平方公裡,工業園區佔地5.94平方公裡。按照建設時序,自2010年開始,啟動商住園區起步區,規劃范圍佔地89.62公頃;物流園區起步區,規劃范圍佔地235.73公頃;工業園區起步區,規劃范圍佔地面積315.86公頃。
現場的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0年共開工8個項目,其中商住園區起步區A區建設為住宅小區類項目;基礎設施類項目有3項,分別為黃家崴子路同三高速至團結五路路段的打通及昇級改造、商住園區自來水管線引進和天然氣工程引進;公共服務設施類2項:知青主題公園和商住園區集中供熱熱源廠;產業園區分別為中順汽車園區和南極物流園區。
重民生 精設計
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說,A區北起團結五路,南至天恆大街,西起鎮政府西側,東至東巨路圍合區域內(不含天河小區和學校)。規劃佔地面積13.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經過艱苦努力,拆遷工作現已基本結束,實現淨地目標,年內完成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起步區內將修建7條街路。一期建成後將設有銀行、學校、醫院、商場、圖書館、幼兒園等。目前,商住園區自來水和天然氣管線引進工程已和市供排水集團和中慶燃氣公司達成協議,回遷居民將喝上甘甜的磨盤山水、用上清潔衛生的天然氣,過上市民生活。據了解,為了把小城鎮項目真正建成『惠民工程』,道外區從規劃方案的設計,到安置政策的制定,都盡最大可能保障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盡最大可能讓政策向廣大群眾傾斜。特別是『拆一還一』、『拆二還一』、就近上靠戶型的設置為60、80、100平方米,回遷後第一年免收取暖費、物業費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在拆遷補償上,該補給群眾的,一分不能少,該算給群眾的,一樣不能缺,每一樣都有詳細的補償標准。
以北大荒知青為主題的知青公園已經竣工,並向游人開放。該公園規劃建設面積25萬平方米,種植了雲杉、水曲柳等54個品種喬灌木。公園分為文化藝術區、自然山林區、生態恢復區、攀岩區、陽光浴場區等5個部分,還充分利用山體自然走勢和原有林木植被,建設菩提園、陶藝吧、磚窯、戲泥場、疏林草地、陽光浴場、森林浴場和大樹廣場等景點。
同發展 可持續
作為哈爾濱市重要的產業承接區域,道外區政府將重點打造現代物流園區、低碳工業園區、宜居商住園區三大園區。熱源廠年內完成規劃建設區域的調查摸底及啟動征地拆遷工作,同時爭取完成部分基礎工作。中順汽車園區一期工程已經完工,二期工程已經完成地面基礎工程;南極物流園區正在進行征地拆遷,已經完成投資6.8億元。為了給小城鎮建設順利推進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橕,道外區邀請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校對各項規劃精細編制,縝密論證。修詳和方案堅持公開招標,高質量、嚴要求。
針對敏感的土地增減掛鉤項目區問題,邀請國家發改委小城鎮中心合理謀劃,堅持『基礎設施先行,公共設施先行』的建設原則,結合長江路打通工程和天恆大街改造等契機,給水、排水、天然氣等基礎配套設施同時跟進,環境綜合整治同步實施。
打造暢通無阻的交通,大力發展支橕產業,以破解小城鎮建設的根本出路問題。道外區依托天恆山、阿什湖風景區等旅游資源,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依托地鐵一號線延長線、新打通的長江路、同三高速、哈同公路等交通運輸體系,大力發展物流產業;通過引進建材、機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低碳工業企業,積極引導發展綠色環保產業;通過打造特色商住園區,不斷完善並提高居住區的載體功能。
一位項目負責人信心滿滿:『道外區將通過推進團結鎮國家級小城鎮試點建設,抓住這一難得歷史發展機遇,進而帶動「哈東新區」的全面開發,積極促進商貿物流、旅游、農副產品加工及房地產業等產業的全面協調發展,使「哈東新區」成為與哈西、群力遙相呼應的新城區,將「哈東新區」打造成為哈爾濱東部門戶和黑龍江省東部地區與哈爾濱市的重要產業承接點,促進道外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