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山俄警察局舊址。
東北網11月19日訊 一條寫下百年繁華的中東鐵路,一段冰城開埠興起的時代記憶,走過一個多世紀,昔日的故事已經寫成了文字,而歷史的原貌則仍銘刻在座座遺跡中——記者近日從阿城區文物管理所獲悉,通過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發現,以及歷時3年的查訪整理,文保人員近期已完成了對該區存留較好的10棟中東鐵路時期建築遺跡的建檔注冊工作,並繪制了分布示意圖。日前,記者隨文保人員在阿城區多處遺跡走訪了解到,這些記錄歷史的百年建築已申報文物定級,下一步將系統地建檔保護。
百年遺跡記錄開埠歷史
阿城區文物管理所管理員王法介紹說,20世紀初中東鐵路建成通車後,作為整條鐵路線最核心城市的哈爾濱也開始迅速繁榮發展,不僅城市規模、經濟、工業等各方面飛速進步,大量外籍僑民的湧入更奠定了冰城開放包容、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隨著對中東鐵路歷史研究的不斷加深,對其沿線遺跡的保護和研究近年也逐漸成為了我市文保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王法透露,當年中東鐵路通過阿城境內距離不到百公裡,然而由於歷史變遷、城市發展等多方面原因,部分遺跡還是得以較為完整的保存。2007年開始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文保人員走訪踏查阿城全境,共發現了10處保存較完整、保護和研究價值較高的遺跡,其中包括駐軍官邸、公安局舊址、民房、票房等各類建築,從用途分類上在全市范圍內亦屬豐富。
年久失修亟待系統管護
近日,記者隨文保人員對阿城區部分中東鐵路建築遺跡進行了實地踏查,發現其中部分保存較好,但也有一些亟待強化管護。
在阿城區『老糖廠』家屬區內,有3棟建築風格特別的二層建築。從外圍看是歐式建築,房頂磚砌形狀特別,在樓梯正面二層還有一人高的落地陽臺。據文保人員介紹,這3棟建築基本屬於折中主義建築風格,同時又融入了古典、浪漫主義風格,類似建築在我市存留不多,保存如此完好更屬罕見。附近還有另外4棟同期建築,但由於改建等原因,已與原貌有較大改變。
記者一行人又走訪了阿城區捨利街道、小嶺鎮等幾處遺跡,文保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磚木結構的建築遺跡由於修建年久、風雨侵蝕等原因,均已出現一定程度的破敗、損壞。由於遺跡建築當前產權多屬個人,長年人居生活加上不符合相關標准的修繕,也對遺跡原貌的保存造成了影響,系統化建檔管理勢在必行。
搶險維修納入『十二五』
阿城區文物管理所所長韓鋒表示,研究、發掘中東鐵路歷史遺跡,對研究、豐富和發展我市城市建設和城市文化的發展歷史均具有重要的意義。據介紹,阿城區內的10處遺跡目前正在申報文物定級,相關資料、背景情況近期也已通過相關文物普查資料網絡系統建立檔案。針對中東鐵路沿線建築遺跡的搶險、加固和維修項目也已申報國家『十二五』規劃。
此外,文保人員將加強對遺跡建築的非標准改建、修繕情況的監管,保護、恢復遺跡建築歷史原貌。根據國家《文物法》規定,文物建築的產權人如需對建築進行修繕,須按國家相關標准要求作出修繕計劃,提交文保部門審批備案。如私自修繕改建,破壞文物建築原貌的,將被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金,情節嚴重者還將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