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全省約275萬人受保障 嚴把低保陽光『選擇』關
2010-11-19 15:12:2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常春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2009年,全省約275萬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低保政策的推廣對於貧困家庭具有普惠性意義,因而低保資格的認定日益引發關注。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我省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開展了低保清查工作,截至8月,全省共清除不應享受低保救助的城市人口6.9萬人,農村人口2.9萬人。

  日前,民政部發出通知,要求對低保資格進行嚴格審核,做到『應退盡退』。前不久,記者走進雙城、綏化、雙鴨山等地農村,對低保落實情況展開調查,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還存在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對此,有關人士建議,民政部門可考慮建立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低保資格監督檢查與舉報機制,如設立長久性監督電話等來約束低保作假行為;對於確實存在的低保作假行為,相關部門要嚴格查處,以儆效尤,將低保工作提昇到法律的高度,讓低保政策真正惠及需要幫助的百姓。

  現象:被忽視的訴求

  建議:讓百姓了解低保申領過程

  李秀有,雙城市某村居民,左手殘疾,雙眼先天性近視近1800度,兼患肝硬化、心髒病等疾病,依靠僱工從事農業生產。妻子劉某一級殘疾,四肢因類風濕導致關節嚴重變形,無法自理,勞動能力喪失,常年服藥,家庭外債逾5萬元。

  低保政策要求,凡具有本市正式農業戶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戶籍所在區縣當年農村低保標准的農村居民均屬保障范圍,2008年雙城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為每人每年800元,李秀有初步估計自己符合要求。2008年,李秀有開始向村委會遞交低保申請材料,一年後被告知未獲通過。2009年,李秀有多次去鄉民政所及市民政局詢問低保辦理事宜,被告之繼續等待。2010年,李秀有放棄申領低保,此時雙城農村低保水平已昇至1200元。在兩年的申請時間裡,村委會沒有到李秀有家中進行情況調查,也未曾告知低保申領具體標准,只是回復:『你家情況不符合。』

  據了解,申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需由戶主向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以書面形式提出,並提供家庭成員戶口、收入證明等必須材料;村(居)委會對申請農村低保的家庭進行調查、評估、公示,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上報鎮(處、區);鎮(處、區)對上報農村低保材料進行復核,符合條件的上報市民政局;市民政局對上報農村低保材料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進行審批。由此可知,村委會有義務告知申請人申領程序以及被拒原由。有關人士建議,應該讓百姓了解低保申領過程,在低保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相關部門應貫徹宣傳好低保政策,從而確保低保政策的落實。

  現象:『李秀有事件』不是個案

  建議:讓低保去幫扶弱勢群體

  今年秋收時節,李秀有意外接到了鄉民政所的通知,要求其遞交低保審核材料至村委會,並說,『你家條件應該符合。』

  9月22日,李秀有所在鄉民政所有關負責同志找到他,對他講:『新一批的低保申領工作即將開始,你家的條件符合,將材料交上來吧。』李秀有一頭霧水:兩年申領未果,怎麼突然之間會有轉機?事後李秀有得知,這一變化與網上一個帖子有關。

  4月5日,一個帖子悄然出現在網絡上,帖子簡單介紹了李秀有家的困難情況,講述其低保遭拒,並希望政府能夠給予幫助。記者在網上找到了這個帖子,部分內容如下:『李秀有家是一家典型的殘疾特困農村家庭……妻子大小便都無法自理,時刻需要別人幫忙。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多年來沒有申請到低保待遇……』


 

  如果說李秀有事件只是低保工作中的一個失誤或疏忽,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並非個案。

  在綏化市北林區永安鎮某村,張大爺告訴了記者這樣一個詞:『帶龍頭』(音)。『就算是不符合條件的人,材料報上去了,若是有「帶龍頭」的,就會被批下來。』張大爺說。『帶龍頭』就是『關系』的當地土語。張大爺說周圍有這樣一戶人家,老人享受低保待遇,而這個家庭生活並不貧困,新近花費10餘萬翻蓋的新房子更是遠近聞名。

  采訪中,一些基層工作者認為,低保保護的對象是生活確實困難的弱勢群體,如今一些低保保護對象變了樣兒,這是工作執行出了紕漏。由此,一項相關審查監督有待展開,好讓低保陽光真正照耀到那些最需要『取暖』的人。

  現象:『假低保』有待查出

  建議:嚴格申領健全監督監管覆蓋

  綏化市某村,記者輾轉見到在村大隊供職的吳姓人員,他見證了該村2007年以來的低保工作。

  對於送禮辦低保一事他三緘其口,但他說:『村子裡一些生活極其貧困的人確實得到了低保扶持,但是享受低保待遇的人也確有通過關系得來的,我們村委會也很為難,畢竟每年低保名額有限,給誰都不是。』他介紹說,農村低保開展沒有幾年,目前主要工作還是普及覆蓋,另外每個村子肯定都會有幾個最貧困的典型,上級來檢查,這些家庭就成了調查典型。省裡或是民政部門派專員來一一核實家庭收入等情況,將會耗費巨大人力物力,短期之內很難實現。村委會應當對申請低保的家庭進行調查、評估、公示,但也有找上邊說話的。

  據了解,全省農村低保的審查重點放在家庭搬遷、長期戶在人不在、本人病故、子女結婚另過等等方面,他們不再享受低保的原因是當下不再符合低保條件,屬於『應退當退』者。隨著低保的運作發展,一套低保進入與退出機制將逐步完善。在全省開展低保清查工作中,僅綏化市就有3175戶6540人被清除低保隊伍。

  真正的『假』低保是在申領之初就涉嫌動用關系或弄虛作假者,這樣的人與低保機制的合理退出者理應有所差別。舉報渠道欠缺,擔心受到排擠,默認不公待遇,部分農村低保的陽光,出現了不應該的選擇性照耀。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專家趙瑞政說:『隨著低保運作機制的完善,一套流動性進入退出機制將完備建立,部分低保戶脫離低保條件反映了低保政策對弱勢群體起到了幫扶作用;而真正意義上的假低保需要在制度約束和全民監督中被查出。』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