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 林甸縣地熱資源豐富,靜態儲量1810億立方米,接近5個三峽大壩總庫容的蓄水量,是國內的特大型中低溫地熱田。2004年5月,林甸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溫泉之鄉』;2005年10月,被世界養生大會組委會命名為『世界溫泉養生基地』。
如何把地熱資源變成產業項目,今年林甸縣相繼開發了旅游項目和農業產業項目,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正式破題。
溫泉游從資源『厚』到牌子『響』
林甸溫泉儲量大、水源足、埋層淺、溫度高、水質好,水位在地下1000~3000米之間,PH值介於7.9~8.4之間,水中富含硒、硅、碘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今年10月,北國溫泉休閑養生基地開始試營業,該項目佔地14.4萬平方米,是東北地區開發建設面積最大的寒地溫泉項目。『項目受歡迎程度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今年夏天,我們還沒營業,就預售出門票1萬多張。』該項目總經理鄧秋天說。
溫泉休閑養生基地開門迎客,把溫泉游從室內拓展到室外,把林甸旅游業從一季延伸到四季。林甸溫泉旅游產業逐步昇級,正逐步實現從溫泉資源到旅游品牌的華麗轉身。
溫泉項目帶動了全縣旅游業穩步發展,到11月,累計接待游客43.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71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2.7%、14.9%。
建果菜基地打造生態旅游名鎮
溫泉作為林甸縣的銀色鏈條,立足進行區域內的深度開發,打造集產業項目、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名鎮。
2009年9月,林甸縣在長青林場規劃了集蔬菜種植和采摘、休閑度假、生態旅游、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現代農業觀光區。同年12月,38棟地熱溫室交付使用。和山東壽光比,大慶溫泉果菜就地生產,運距短,生產成本低,鮮嫩度高,質量好,比較優勢明顯。
目前,3000棟地熱果菜溫室即將投入使用。年可生產蔬菜3.8萬噸,可滿足100萬以上群眾冬季吃菜需求,每年為農民增加純收入1億元。明後兩年,溫室規模將達6000棟至1.2萬棟。大慶市溫泉栽培保健果菜生產基地被列入我省重點推進的300個大項目之一。
按照規劃,一二期溫室用地面積1970公頃,劃分為地熱溫室生產區、物流加工區和市政服務區。溫室生產區規劃為5個,總人口1.96萬人。
地熱采暖建設無煙環保新城
在溫泉成為林甸縣旅游業品牌的同時,對溫泉的綜合利用正逐步深入。林甸縣將地熱水引入尋常百姓家,目前,全縣有8400多戶人家足不出戶就可洗上溫泉浴。以天星供熱中心為試點,采用『鈦板間接換熱』和『地源熱泵』技術,成功進行了地熱采暖試驗,采用新技術為居民供暖。目前全縣地熱供暖面積達60多萬平方米,年可節約燃煤1.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70噸。
未來幾年,林甸縣將進一步擴大地熱供暖面積,逐步替代和取消燃煤鍋爐。預計到2015年,全縣縣、鄉、村及溫泉養生宜居項目區地熱熱泵供暖面積將達到450萬平方米。按當前標准計算,年可節約燃煤8.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000多噸,節約取暖資金970萬元。屆時,林甸縣城鄉及宜居項目區內社區、中心村將聯結成為名符其實的無煙環保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