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市實施『五項工程』
推進農村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
一是素質昇級工程。借助農村黨員乾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制作了創先爭優電教片、農村實用知識電教片,組織全市246個村的黨員乾部群眾利用遠程教育站點進行學習,使遠程教育真正成為促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提昇農村黨員群眾素質,幫助農民增收的『助推器』。組織開展巡回宣講活動,選派5名哈爾濱市級優秀村乾部和10名雙城市優秀農村黨員組成宣講團,到各鄉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進行先進事跡巡回宣講。組織農業、畜牧、水產等技術骨乾黨員成立了村屯宣講團,把農村實用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目前,已經完成了5個鄉鎮、12個村屯的宣講任務,3000多名黨員群眾參加了學習,在全市形成了爭創先進、爭當先鋒、爭做致富帶頭人的濃厚氛圍。
二是示范帶動工程。分別選樹了市、鄉、村三級先進典型,使農村黨組織和黨員學有標杆、趕有目標。市委確定7個鄉鎮黨委、14個村黨支部、5個優秀村黨支部書記、10名優秀黨員為全市創先爭優活動典型,『七一』前夕組織鄉鎮黨委組工乾部、村支部書記200餘人進行了觀摩交流;各鄉鎮分別選樹2個支部先鋒、5個黨員先鋒、5個致富先鋒,在本鄉鎮內進行巡回宣傳;各村分別選出2—3個黨員先鋒和致富先鋒,逐戶宣傳引導創先爭優。市委還將各類先優的先進事跡制作成光盤,發放到各支部黨員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是民主暢通工程。大力推行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在鄉鎮、村屯便於群眾觀看的地方設立公開欄,把上級黨組織和本級黨組織政策文件、決議決策、黨組織建設動態、乾部選任、村重大事項、村集體經濟、社會事務等內容全面公開,實現黨員群眾與黨務、政務、村務零距離接觸。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深化『村民參與、村官承諾』考評活動。全市4800餘名有踐諾能力的黨員全部進行了公開承諾, 12000餘項承諾事項正在逐項落實。四是基層黨建規范工程。規范陣地建設,全面啟動了50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其中17個村已經完成主體框架,建設修繕圖書閱覽室27個、村民活動廣場98個;規范制度建設,統一規范『三會一課』、黨務公開等黨建工作制度,制作懸掛『四議兩公開』流程圖及各項制度揭示板272塊;規范黨組織活動,重新明確了農村黨組織黨建聯系點、黨建指導員,對農村黨組織活動開展進行及時有效地指導。
五是農民增收促進工程。組織鄉鎮黨委緊緊圍繞完善村級經濟發展思路,逐村組織召開黨員群眾座談會,結合實際,反復研究,進一步明確了拓展畜牧養殖、棚室菜種植、綠色品牌生產加工、勞務輸出和農副產品加工五大產業的發展思路,找准了農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在全市村級黨組織普遍開展了黨員致富先鋒、一幫一等活動,帶動群眾乾事創業,全市各村黨組織904名黨員與群眾形成穩定的幫扶對子,738名黨員致富先鋒活躍在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幫助解決農村生產的實際問題。同時,積極幫助農民爭取項目、協調資金,扶持農民發展產業。市農委為農民爭取500棟水稻育苗大棚項目,有效提昇了水稻栽培質量和效益。臨江鄉建江村黨支部經過多方努力,爭取世行貸款1000萬元,成立了農業機械化合作社,為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業效益提供了保障。
方正縣強機制重服務
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
建立五項機制,為創先爭優活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責任機制。把創先爭優活動納入全縣黨建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層層落實責任。實行三級目標管理,縣委對基層黨委、基層黨委對所轄黨支部、基層黨支部對黨員,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評定結果作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年終目標考核重要依據。二是建立幫帶機制。建立了先進基層黨組織與後進黨組織結對和優秀黨員與後進黨員結對抓幫扶、老黨員與新黨員『一幫一』抓帶動、中間黨員『手拉手』抓共進、領導乾部定點聯系抓指導以及黨員『雙帶』、鄉村共建等幫帶機制,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傳、幫、帶作用,為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三是建立指導機制。縣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派出4個巡回檢查組,對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情況進行不定期巡查指導,有效把握好活動方向和節奏。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通過交流發言、觀摩學習、研討座談、征求意見、發放通報等形式,為全縣基層黨組織搭建互相借鑒、共同推進的平臺。四是建立群眾參與機制。積極引導和邀請群眾廣泛參與創先爭優活動,通過城鄉黨組織互助幫扶、黨員與非黨群眾結對幫扶、『黨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幫扶等活動,不斷提高群眾參與程度,密切黨群、乾群關系。黨組織在謀劃活動思路時向群眾問計,使創先爭優活動過程成為訪民意、集民智、聽民聲的過程,成為宣傳發動群眾、凝聚黨心民心的過程,使創先爭優活動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得實惠的『民心工程』。五是建立宣傳機制。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信息簡報作用,宣傳各行各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典型事跡,在縣廣播電視臺開設了活動專欄,現已播發創先爭優活動專題節目23期,編發信息簡報18期,努力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風氣。
實施五項服務措施,助推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一是制作農村黨員服務卡。以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為重點,將機關黨員和站辦所業務人員的姓名、電話、分管工作、業務職能等信息匯集制成卡片,發到群眾手中,方便服務群眾,已發放服務卡1200餘份,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53件。二是組建黨員義工服務隊。8個鄉鎮共成立黨員義工服務隊23支,實行分類管理,在農村文明創建、醫療服務、科技扶貧、支學助教、法律援助和扶持企業發展等方面進行服務。共開展綜合環境整治8次,深入基層服務98次,受益農民320多人。三是設置協會黨建服務員。派駐有經驗的老黨員和有頭腦、有能力、有乾勁的青年黨員18人到協會黨支部掛職,為協會黨組織提供義務服務。四是設立黨員服務臺。在8個鄉鎮黨群辦設立黨員服務臺,專門負責接待群眾有關黨組織和黨員的信訪工作,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並建立服務臺賬,記錄接待信訪過程,及時向主管領導反映情況,妥善處理信訪問題,現已受理信訪件62件,已處理完畢56件。五是建立黨員領導乾部服務檔案。為8個鄉鎮每名領導乾部建立一份黨建服務檔案,記錄開展黨員服務活動的情況,注明服務內容,體現完成實效,並於年終進行綜合統一的評價分析,作為乾部考核的重要依據。
香坊區在裸土地面整治工作中充分發揮黨組織黨員作用紮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
香坊區委在全市裸土地面硬化綠化集中整治戰役中,圍繞『爭先進、樹形象、作表率,全力推進「三區」建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充分發揮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集中整治工作順利實施。
一是區委重視抓統籌。結合區情實際,統籌規劃,確定了『突出重點、堅持標准,自加壓力、擴大范圍』的工作標准,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為組長的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指揮部,下設檢查督導、宣傳、綜合、庭院、包保推進、硬化、亮化、綠化等13個專項推進組,具體對全區各單位落實裸土地面硬化綠化集中整治工作進行檢查督導。下發了《關於在裸露地面硬化、綠化改造工作中進一步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結合裸土地面硬化綠化集中整治工作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創先進、爭先鋒,並將開展集中整治工作情況作為黨員領導乾部考核和黨員年度民主評議的重要內容。
二是黨組織履職爭先進。組織街道社區黨組織通過開展入戶走訪、庭院排查、談心談話等形式,及早掌握本轄區影響整治工作的主要問題,為上級黨組織正確判斷和科學決策提供詳盡准確的第一手資料,切實幫助群眾解決綠化硬化中的實際困難。在街道普遍建立了『四包四抓』的管理體系,即一把手包物業,班子成員包科室,科室包社區,社區包樓道,形成了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其他班子成員具體抓,機關黨員乾部協助抓,社區黨員群眾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同時,實行『三級聯評』機制,對管轄范圍內的環境衛生工作進行三個層次的聯評,即街道黨組織聯評、所屬黨組織聯評和黨小組聯評,目前,20個街道110個社區黨組織共進行『三級聯評』340次,解決實際問題1727件。通過『三級聯評』,實現了黨員責任區和黨員服務區內環境綜合整治的網絡化、無間隙的全覆蓋管理,有效提高了整治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水平。
三是黨員踴躍當先鋒。注重發揮市區黨代會代表和黨員作用,在社區組建了庭院黨員服務隊、黨員護綠隊、黨員看護隊等志願隊伍,實行了黨支部書記值班日制度,設立了樓道黨小組責任崗,要求社區黨員在集中整治工作中做政策法規宣傳員、思想政治工作員、社情民意信息員、社會穩定戰斗員。同時,各街道黨組織充分利用『十方聯動建家園』共駐共建機制,召開街道黨建工作聯席會議,發動轄區黨組織和黨員職工共同關注周邊環境狀況,共同為改善環境獻計獻策,出工出力。目前,全區共組建345支黨員志願者服務隊,有1768名在職、無職黨員參加,組織大規模義務勞動230次,清理垃圾3200餘噸。黨員提合理化建議978個,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2398個。
四是黨員乾部作表率。區委、區政府領導堅持經常深入到工作現場,靠前指揮,及時指導和幫助解決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不分節假日,加班加點,堅守在整治工作第一線,切實為黨員群眾做好集中整治工作做出了表率。截至目前,全區投入整治資金近4000萬元,區領導下基層指導、檢查、調研、督辦30餘次,幫助解決難題11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