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1月28日訊 最近,阿城區十餘棟與中東鐵路有關的老建築,被納入規劃保護的范疇,中東鐵路重新成為話題。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中東鐵路,連結最近的兩個城市就是哈爾濱與阿城,為了運進枕木之類的材料,哈阿之間的鐵路是最先開通的。在中東鐵路背景下,兩個城市之間發生了許多故事——
尋訪那些樣式奇特的老建築
最近,阿城區10餘棟中東鐵路時期的老建築,被文管部門關注,規劃列為保護文物。24日上午,由阿城文管所的同志做向導,記者對老建築進行了實地踏查。
在阿城糖廠對面,有一排黃色的二層小樓。小樓造型奇特,樓頂上佇立著高高的女兒牆,窄窄的老式門窗,充滿異域風情。據介紹,這些老樓建於1905年前後,是當時糖廠老板生活的地方。據文管所的同志介紹,阿城現存有中東鐵路時期的老建築有10餘棟,大半隱藏在居民樓群中。前行不遠,路邊再現一棟老建築。老建築雖已經停止使用,但仍不失昔日的風采。緊貼著老建築有一棟後建的居民樓,居民樓另一側,仍是黃色的老建築。這棟居民樓是將老建築攔腰截斷後建設的,讓人感到非常可惜。據介紹,這棟建築是中東鐵路阿城站長的家居和辦公的地方。在阿城一所小學院內,有一棟至今仍用作校捨的老建築。老建築有地下室,地下室間隔成很小的小屋。據該校老師介紹,這裡最初可能是鐵路的招待所,日本佔領時期,曾作為監獄,關押過犯人。地下室的小屋大概就是囚室。文管所的同志介紹說,沿中東鐵路沿線,有很多這樣的老建築,急需得到保護。
哈爾濱曾綿延數百公裡
據專家介紹,作為一個地理名詞,哈爾濱曾經是一個狹長的『城市』,綿延數百公裡。據介紹,中俄間簽訂的多個條約,都不符合國際慣例。無能的清政府『主權擱置』,沙俄也一再模糊哈爾濱城市的概念。先是給予哈爾濱『中東路總站』的定位,後來又說成是『中東鐵路附屬地』,這樣的概念使哈爾濱變成了沿鐵路線狹長的一條。
1909年,清政府與沙俄在北京簽訂《東省鐵路界內公議會大綱》,其中規定:『沿鐵路兩側15華裡的中東路鐵路屬地之范圍』;『承認中國對中東路屬地之主權』,但清政府要『核准』沙俄在哈爾濱成立的、由職權機構———中東鐵路管理局控制的市議會,中東鐵路沿線城市也可成立『公議會』。形成由市議會直接管轄『公議會』的『特殊』行政管理體制。這一條約實際上無限擴大了哈爾濱的管轄面積,東至綏芬河,西至滿洲裡,沿途官員皆由中東鐵路管理局任命,沿途土地皆為中東鐵路管理局地畝處批復,沿途行政皆為哈爾濱管轄,沙皇還命令旅順俄國地方法院遷至哈爾濱市,中東鐵路沿線民、刑案皆歸該院審理。哈爾濱成為了以哈爾濱城區為中心,管轄范圍囊括中東路沿線所有范圍的條帶狀城市。而哈爾濱的南崗、道裡及香坊,僅僅是作為中東鐵路總站,也就是後勤家屬區這樣一個概念存在著,或者說只是哈爾濱的局部。
哈爾濱對周邊的經濟輻射是直接而自然的。地緣上,阿城與道外一樣,成為與哈爾濱俄控區緊密相連的經濟體,同屬『哈爾濱大都市圈』的區域,作為中東鐵路東線濱綏鐵路工務分段所在地,1906年沙俄調整了鐵路附屬地布局,明確納入《哈爾濱及郊區規劃圖》。由於礦產資源豐富,且毗鄰哈爾濱傳統工業區香坊成高子,阿城一開始就被沙俄連同道外八站、香坊作為工業區進行規劃,中東路東線築路包括哈爾濱城市建設的材料多取自阿城。
『就地取材』築路引發一場戰爭
據介紹,1898年春,中東鐵路築路工程師兼監工齊文斯基,勘測由哈爾濱至阿城的鐵路,為中東鐵路尋找建材。沙俄工程師違反《中俄密約》的相關規定,走到哪搜刮到哪。密約規定:『惟勘定之路,所有廬墓村莊城市皆需設法繞越』,但他們按照強盜邏輯,無視田地、房宅、墳塋,但凡有林木、礦產、石材資源或者適宜布局鐵路線的地點,統統訂立了木樁。勘測路所涉馬場甸子、荒山嘴子、恆隆興、義興泉、窪渾河、大小海溝屯等地,幾乎囊括了阿城全境。
為了攫取阿城的築路建材林木,沙俄在阿城設立玉泉、小嶺、平山三站,把阿城總站設在阿勒楚喀城邊。派遣500多沙俄哥薩克護路軍駐守中東路阿城段。根據『鐵道兩側15公裡范圍皆為鐵路附屬地』的條約,沙俄此舉標志著:本就與香坊成高子相連的阿城,連同主城區都將一並納入哈爾濱市區范圍。沙俄到達阿城後不久,在1899年3月4日,中東鐵路東部線哈爾濱至阿城之間臨時通車。當時哈爾濱主城區的建設正方興未艾,為了趕工期,沙俄就在阿城和哈爾濱之間率先鋪設鐵軌,直通通勤車。大肆砍伐林木,開礦采石,以供哈爾濱築城之用。
沙俄的強盜舉動,引發了阿城人民的反抗。1898年,阿城全城罷市。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駐守阿城的清軍協同義和團,對沙俄發動了攻擊。7月22日,清軍、義和團及築路工人逼近哈爾濱,圍困住市內的3500多名俄軍。7月27日至30日,新軍統領麼培珍、後路右營營官富德和練軍統領穆隆阿,各帶所部計1500餘人,攜大炮6門,分別駐紮在哈爾濱至阿城的沿途,沙俄護路軍偵察隊每次接近,清兵都予以射擊,打死打傷俄軍50多人。阿城的義和團民逮住了沙俄匪徒奧斯塔片科,進行了公審。阿城軍民的抗俄斗爭,迫使沙俄不得不停止修路工程,已修成之鐵路,被義和團和沿途人民徹底拆毀。駐守在阿城的靖邊新軍前營營官王忠泰,率中、左兩哨和前哨的半哨,約200多清朝士兵,向哈爾濱主城區進發,長驅直入,一度包圍田家燒鍋。
8月10日,中東鐵路築路總工程師龍戈維奇致函阿勒楚喀副都統鈕楞額,要求停止對中東鐵路和對俄國人的敵對行動,恢復中斷的築路工程。8月15日阿勒楚喀副都統鈕楞額復函龍戈維奇,同意恢復中東鐵路的修築,但『必須以俄軍撤出滿洲為條件』,『中東鐵路應由中國軍隊守護』。8月17日,沙俄侵略者調集大量兵力,組成5000多人的龐大隊伍,攜16門大炮,向阿城進犯。阿城清兵在郝羅屯處,擺下了抗俄的戰場。俄軍兵力幾倍於清兵,8月18日黎明,沙俄侵略軍各路齊集阿勒楚喀城外,副都統鈕楞額率部分官兵棄城逃往吉林。城內的義和團勇士,在副都統衙門前,將捉獲的一名沙俄哥薩克兵處決。他們在城牆上,炮樓裡與俄軍猛烈對射,打死打傷俄軍8人,擊斃戰馬12匹。當日下午1時,俄軍從南門湧進,阿城失守。俄軍進城後,副都統衙門及其他官員的官邸被搗毀殆盡,各廟宇被拆除。這座建於清雍正七年的古城被毀於一旦。上千名無辜的群眾被屠殺,大批的抗俄勇士被投進監獄。
8月26日,俄軍500人東進至二道河子車站(今平山站)。當地義和團同駐守的清兵,與俄軍展開了肉搏戰,22名義和團勇士犧牲,受傷的愛國士兵寧死不屈,也投河自盡,在平山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俄故事。
戰爭結果車站從河東遷至河西
到過阿城的人會發現,阿城火車站距離主城區很遠,在交通欠發達的時候,乘車很不方便。其實,這是阿城人民抗爭的結果。
戰爭之後,中俄又坐在談判桌前。沙俄侵佔阿城全境,明顯有違中俄『商辦鐵路』的初衷,屬於對中國主權赤裸裸的侵略。作為傳統軍鎮,清軍在阿城勢力強大,清政府不能放棄對阿城的管轄。審時度勢之下,沙俄改變了中東路濱綏段線路,將鐵路線和阿城火車站,從老城區遷至阿什河對岸,設立距哈爾濱站僅有41.5公裡的三等站『阿什河站』,1903年開始營運。為了嚴防類似『民暴』發生,更忌憚以阿城為源頭,清軍過阿城攻佔哈爾濱,沙俄以『護路名義』,由18個步兵連、22個騎兵連、1個騎炮排、2個小隊(工兵與通訊兵),組成5000多哥薩克護路軍,常年駐守阿城東岸。
1903年,中東鐵路濱綏線通車,火車從哈爾濱之田家燒鍋站開出,途經阿勒楚喀境內的小嘎哈(捨利屯)、阿什河(阿城)、二層甸子(玉泉)、小林(小嶺)、帽兒山(後劃歸珠河,現屬尚志市)共5個車站,全長105公裡。民國時期,阿城境內設6個火車站,即小嘎哈、阿什河、大岳溝(亞溝)、二層甸子、石灰窯(白帽子)、小嶺,全長90公裡。偽滿時期,阿城境內鐵路設7個車站,有捨利屯、阿城、亞溝、玉泉、白帽子、小嶺、平山,全長58公裡。
在經歷了戰爭和外交雙重『政治博弈』後,阿城主城區以阿什河為界,以西屬清政府控制,以東則為沙俄控制。中東鐵路兩側15公裡范圍內的玉泉、小嶺、平山皆為『中東鐵路附屬地』,為哈爾濱管轄。
百年糖廠帝俄軍官旅游『下的蛋』
為什麼會在阿城有一家百年糖廠呢?原來這是一個帝俄軍官旅游帶來的大項目。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帝俄軍官波蘭人格拉吐斯,養傷期間來中國旅游,發現阿什河附近的土壤、氣候適宜種植甜菜,回去後建議他的父親波蘭留布林制糖公司董事長,在阿什河畔建設糖廠。1905年,俄籍波蘭人柴瓦德夫,開始創辦『阿什河精制糖股份公司』,設計能力日加工甜菜350噸,注冊資本100萬盧布,實投資本60萬盧布,設備購自德國、俄國和波蘭,1908年正式投產。1908年11月,波蘭留布林制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波蘭籍猶太人柴瓦德夫興,在阿什河西岸,投資180萬盧布,建築面積3550平方米的阿什河精制糖股份公司。1934年由日本人接收,稱北滿制糖株式會社阿什河制糖廠。1945年8月,蘇聯紅軍進駐阿城,將糖廠委托給哈爾濱秋林股份有限公司代管。11月,蘇聯紅軍將日本人股份售於波蘭資本家老巴奪經營,成立松江制糖股份有限公司。1950年3月退還老巴奪股份,改為全民所有制。
作為一個百年歷史的老廠,至今阿城糖廠廠區,還留存著百年建築,見證著阿城的歷史。
歷史人文搭起文化經濟平臺
一個城市,具有千年歷史文脈的厚重,又見證了哈爾濱城市的萌芽與崛起,這種人文背景是不多見的。利用好深厚的人文背景,為現代化城市進程服務,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個問題。
一方面,要尊重歷史文化,重視金源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要分支的歷史地位,將金源文化挖掘和整理工作作為阿城乃至哈爾濱豐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加強同北京、沈陽等市,雙城、五常、尚志等周邊縣市的合作,總結京旗文化的內涵,挖掘『清代皇城文化』對龍江文化的深層次影響。另一方面,挖掘阿什河東岸作為中東鐵路附屬地及中東路屬地主要工業區的歷史,與香坊、道外區合作,與綏芬河、滿洲裡等城市共同挖掘中東鐵路東線歷史,積極參與中東鐵路全線文化申遺。其次,要挖掘新的宣傳亮點,謀劃傳播阿城優秀地域文化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加大歷史文化保護力度,特別是阿城糖廠等文化遺存的保護,實施『標志工程』,依法控制保護歷史文化遺跡、遺址。
歷史文化是一個大舞臺,在這個大舞臺上起舞,無疑會讓我們多一層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