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作為國家重要生態安全保障區,大興安嶺肩負著保護與發展的雙重責任,正處於發展轉段、經濟轉型、體制轉軌的關鍵時期。新一任地委行署領導班子經過多次調研、反復論證,提出依托生態、資源、區位、人文等方面優勢,全面實施『生態固本、低碳轉型、綠色崛起、富民興區』發展戰略,推進『五大功能區』建設,實施『十大工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現代服務業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昇級等方面實現突破,力爭到2015年,完成產業投資200億元,建成重點產業項目100個,形成低碳旅游、綠色礦業、寒帶生物、綠色食品4個年收入(產值)超100億元的產業,帶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倍超過200億元,財政收入增長2倍超過20億元,開闢出一條發揮大興安嶺優勢、具有大興安嶺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高端轉型之路。
五個100億建設新興產業
大興安嶺地委行署聘請國內外知名行業諮詢機構,高起點編制『十二五』規劃和低碳經濟、旅游產業、寒帶生物產業、藍莓產業、礦業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堅持『打特色牌、走高端路』的林區產業發展方向,把培育發展低碳旅游、綠色礦業、寒帶生物、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作為發展重點,在未來5~8年時間,將投資五個100億元建設新興產業,推動產業轉型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林區轉型崛起。
五個100億元即投資100億元建設鐵路、公路、機場、航運等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00億元建設水電、風電、生物質發電、火電等能源項目;投資100億元建設旅游景區、旅游城鎮;投資100億元開發金、鐵、鉛、鋅、鉬、煤炭等礦產;投資100億元發展藍莓、礦泉水等綠色食品和寒帶生物等林上林下產業。
特色產業項目助推轉型崛起
大興安嶺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未來幾年要在低碳養生旅游、寒帶生物、清潔能源、綠色礦業及新材料產業等方面實現突破。
打造以北極村為龍頭品牌的低碳養生旅游工程,到2015年實現旅游接待人數50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100億元,把大興安嶺建設成為低碳養生旅游主題形象鮮明、產品特色突出、服務質量優良、享譽國內外的低碳旅游示范基地。重點建設投資35億元的神州北極新村景區和南瓮河濕地公園、呼中森林公園、北極冰川地質文化公園等精品景點景區,加快推進漠河采金小鎮、興安邊境石油小鎮、阿木爾藍莓小鎮等特色化旅游城鎮建設。北極村依托神州北極、神奇天象、神秘源頭的地域優勢,彰顯森林、冰雪、極光、濕地、界江等特色,是大興安嶺地區旅游的『龍頭』品牌。作為北極村旅游名鎮建設的關鍵工程之一,北極聖誕村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建設中,標志性建築聖誕老人之家、最北郵局紀念品商店的工程進入了木結構主體安裝階段,12月21日將盛裝開園。
大力發展綠色礦業工程,到2015年綠色礦業及新材料工業產值突破100億元,把大興安嶺打造成全國一流綠色礦業示范區。以貴金屬、有色金屬礦產勘探為重點,打造探、采、選、冶、加一條龍的新材料產業鏈,提高礦產資源低碳化精深加工水平。重點建設投資50億元的松嶺多金屬礦、投資13億元的脫硫劑加工、投資14億元的盤古釩鈦加工、投資5.4億元的岩金開發等采選冶加一體化項目。
大力實施寒帶生物產業工程,到2015年寒帶生物產值達到100億元,把大興安嶺建設成為國際化寒帶生物產業基地。構建生物醫藥、生物中間體、生物農業、生物能源『四大體系』,建設原料基地、研發基地、加工基地、物流基地等『四大基地』,搭建政策支橕、人纔引進和培養、服務保障、資源保障等『四大平臺』,培育大型生物企業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中小生物企業,形成若乾個產業集聚度高、專業化分工特色顯著的生物產業集群。重點建設投資30億元的藍莓產業化項目、投資5.8億元的寒帶生物產業園區項目。
實施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工程,把大興安嶺地區建設成國內一流的低碳化能源基地。以塔河生物質能源轉化等項目為重點,建設生物質燃燒發電廠,構建生物質發電基地;以塔林西水電站和三間房水電站項目為重點,爭取開發水電裝機超過百萬千瓦;在旅游景區、邊遠場村和護林防火瞭望塔區開發建設風電和光伏互補的新型能源。重點建設投資81.5億元的呼瑪河五級水利開發、投資72億元的額木爾河九級水利開發項目、投資100億元的1000兆瓦風力發電場和投資10億元建設100兆瓦生物質能源發電項目。
另外,抓住中俄石油管道通油和興安口岸常態化開放的機遇,加快建設國際化的現代物流體系,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爭取洛古河界江大橋、長纓—興安鐵路、興安口岸等對俄經貿通道配套項目建設,重點建設投資1.3億元的阿木爾對俄貿易倉儲物流園區和投資1億元的塔河綜合物流園區,投資3.2億元的大楊樹綜合物流園、金馬物流中心、呼中物流中心和北奇神冷鏈物流四個物流節點項目,打造中國最北部對俄資源型產品中轉、區內資源型產品集散的現代物流體系。加快發展總部經濟和會議經濟,重點辦好低碳經濟論壇、北極光節、國際藍莓節、冬至節、冰雪汽車拉力賽等節會賽事。
搶抓難得機遇實現華麗轉身
近期國務院關於《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即將出臺,同時大興安嶺享有國家天保工程、西部大開發、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特殊區域開發政策,國務院也即將批准在大興安嶺建立首個國家級低碳經濟示范區。大興安嶺地委行署領導表示:『從目前全國和全省的形勢分析,大興安嶺實現轉型的時機成熟、條件具備,我們一定要抓住有利契機,堅持用好用活特有政策,努力實現大興安嶺保護發展的華麗轉身。』
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管道為大興安嶺織就了一個立體交通網,為完成『華麗轉身』建立了一條順暢大通道。總投資3.7億元的加格達奇民用機場主體跑道、航站樓基礎、停機坪水穩等工程已經完工,明年上半年建成通航,屆時大興安嶺將擁有一南一北兩個民用機場。總投資7.5億元的古蓮至洛古河鐵路、總投資70億元的富西鐵路昇級擴能改造、總投資93億元的韓家園至黑河鐵路、總投資29.4億元的漠河至滿歸鐵路、總投資53.9億元的漠大線伴行公路、總投資2億元的漠河機場後續建設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陸續開工。到2015年,鐵路運能將由目前的650萬噸提高到1500萬噸。神州北極變得不再遙遠。
華能、大唐、國電、中國國旅、中信等十餘家國內外500強企業紛紛搶灘大興安嶺,橕起產業項目建設的脊梁。此外,一批產業項目也進入實施階段,總投資30億元的雲冶鉛鋅冶煉一期工程試車成功,總投資24.7億元的塔林西水電站項目建議書通過水利部預審,總投資52.5億元的三間房水電站項目建議書已上報水利部,總投資13億元的海諾斯脫硫劑高科技項目一期工程年底進行試生產。
特色產業帶來強勁發展動力。1~10月份,大興安嶺地區旅游業收入增長84.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6.5%,在全省地市中位居第二;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70.4%,在全省地市中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