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訊 全省教育工作會議30日召開,省委、省政府出臺《黑龍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這是21世紀我省第一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規劃指導未來10年全省教育發展。
『改革』與『發展』成為《綱要》中的主旋律。按照《綱要》的總體目標,預計到2020年,我省將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率先進入人力資源強省行列。
發展
學前教育:
到2020年幼兒園半數為『公』
【目標】從2011年起,利用3年左右時間,改建、擴建、新建1200所公辦幼兒園。到2020年,公辦幼兒園比例達到50%以上,在園幼兒數達到全省在園幼兒總數的75%以上。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
【措施】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學前教育辦園體制。城市新建小區、舊城改造,要根據區域適齡幼兒規模,配套建設幼兒園。要實施以農村為重點的學前教育推進項目,每個縣(市、區)至少辦好一所公辦實驗幼兒園(幼教中心),達到省級示范性幼兒園標准。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
義務教育:
減少作業量考試次數和在校時間
【目標】建立優質、均衡、公平發展的義務教育。高質量、高水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總體實現均衡發展。到2015年全省義務教育標准化學校達到70%,到2020年全部達標。率先實現小學生減負。
【措施】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動態監測機制。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校和重點班。規范辦學行為,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公告和責任追究制度。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各種考級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昇學的依據。嚴禁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補課或舉辦、推薦課外輔導班以及在課外輔導班授課。
高中教育:
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學
【目標】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5%左右。不斷擴大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針對未來學齡人口變化趨勢,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學。
【措施】堅持以城市薄弱高中和農村高中建設為重點,實施達標學校建設。深化課程改革,大力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加強實驗教學、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在培養方式、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方面大膽創新。探索建立普通高中與高校的合作機制和綜合高中發展模式。
職業教育:
中職教育逐步免費
【目標】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構建發展型技能人纔培養新模式。建立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立交橋』,打通技能型人纔發展渠道。
【措施】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等多樣化人纔培養模式,使行業和企業真正參與教育教學環節。圍繞松嫩、三江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實驗區建設和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依托相關企業和中、高等職業院校,組建農業類職教集團。逐步落實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
高等教育:
促進文理交融探索大類招生
【目標】以高教強省建設為載體提昇教育質量和服務水平,促進高等學校人纔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全面提昇,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社會貢獻度明顯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毛入學率達到65%左右。
【措施】適應『八大經濟區』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需求,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聚焦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東部煤電化綜合開發、全方位對俄經貿戰略等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建立產學研聯盟機制,促進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教育資源共享。實施卓越人纔教育培養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積極培養創新型人纔。逐步實行彈性學制,推進和完善學分制,注重通識教育,促進文理交融。探索大類招生、模塊化教學等培養制度。完善學生評價制度,把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學生評價的主體內容。
改革
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
【目標】發揮考試招生和評價方式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導向作用,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人纔培養。
【措施】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完善小學、初中就近免試入學具體辦法和初中昇優質高中定校配額制度,逐步加大配額比例,到2015年,各市(地)、縣(市、區)配額比例達到70%,有條件的地方要達到95%以上。完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加大評價結果在高中招生錄取中的權重,具備條件的地方取消中考。逐步建立和推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享有與就學地考生同等的中考政策。
完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擴大高水平本科大學自主招生的比例;擴大示范性高職學院自主招生范圍和比例,逐步實行以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為主要依據和開放性入學,由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對特長顯著、符合學校培養要求的學生,依據面試或測試結果自主錄取。對高中階段全面發展、表現優異的學生,實施推薦錄取。改革學歷繼續教育招生考試辦法,實行寬進嚴出的學習制度。
人纔培養改革:
關注學生個性差異
【目標】更新人纔培養觀念,創新人纔培養模式,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纔評價制度。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
【措施】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個性差異,發揮學生優勢潛能,推行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針對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培養選拔優異學生建立相應的管理辦法,形成各類人纔輩出、拔尖創新人纔不斷湧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