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揭秘王春岩的雙面人生之懺悔篇 來生要做一個好人
2010-12-02 14:10: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賈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日訊 回首自己苟且偷生的逃亡歷程,王春岩說那就是一種非人的生活。在牢獄中,他有的只是無盡的悔恨。

  噩夢纏身的逃亡路

  自從1993年3月王春岩和鄧剛殺害大學生姚某後,他也就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逃亡期間,王春岩進山扛過木頭,當過建築工人,還背過煤,當過礦工。在深山老林的樹杈上睡過覺;為填飽肚皮,曾到垃圾堆裡去撿吃的;為了存活下來,還曾裝傻子博取同情騙吃騙喝。當年被警方抓捕,從行駛中的火車上跳窗逃離的一幕,讓他記憶猶新。

  押解途中,王春岩提出上廁所,就在乘警將廁所門打開的瞬間,他一腳踹倒身後的刑警,衝入廁所隨即將門插死,緊接著就從半敞著的車窗跳了出去。『當時,我頭破血流,手銬都摔斷了。當時一點都沒有感到疼,心裡想的就是逃。』王春岩回憶道,他一路奔跑,看到路邊有個空屋子就進去了,在這裡居然找到了一根舊鋸條,他用了一天的時間,把手銬鋸斷。後又跑到一物流中心,扒車到了沈陽,隨後又到方正縣。

  逃命的生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更無幸福可言。2003年下半年,他在殺害鶴崗馬某夫婦後,帶著妻子和女兒跑到了寶清縣小城子鎮寶鑫煤礦。王春岩覺得寶鑫煤礦地形復雜,而且每從礦區外進來一個陌生人,都很容易被發現,這裡很適合隱藏。

  由於怕罪行暴露,王春岩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中總是謹小慎微,整天提心吊膽。雖然娶妻生女,組建家庭,但從內心發出的那種幸福和快樂卻與他無緣。他這些年生活在煤礦,從不多言多語,處事謹慎小心,在別人眼中是一個典型的好人。夫婦二人每個月六七千元的收入,讓他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如果不事發,他們還計劃著要到寶清縣城買樓房。

  白天可以靠辛苦勞作控制思想,可每到晚上王春岩卻常被噩夢驚醒,醒來後滿頭大汗。有時夢到警察破門而入;有時夢到自己在礦上指揮礦工井下作業,警察把他帶走。每次噩夢,他都恨自己當年的酒後衝動,讓他步入極端,而後一步步走向深淵。自從1993年逃亡至今,王春岩再沒有醉過酒,必要應酬時,有著一斤酒量的他,只允許自己喝上二兩。可閑暇時為了麻醉自己,他經常躲進被窩偷偷地喝。

  為了擺脫罪惡的陰影,王春岩常常到礦區附近的寺院,為他手中死去的無辜亡靈祈福。更多時侯是到市場買些魚和鳥,回來後進行放生。盡管如此,他得到的只是心靈上暫時的緩解,夜深人靜刺痛他神經的,仍是無辜生命的吶喊。


 

  來生要做一個好人

  在交談中,記者發現,王春岩不僅思維敏捷,對人生還有很深刻的感悟。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王春岩真實道出了他內心的痛苦。自從被警方關進看守所那一天起,他的心緒一刻也沒有得到安寧,每一次提審,都要重復回憶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他承受不了這種折磨,精神幾欲崩潰。他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司法部門能夠早日行刑,讓他早一天解脫。只有這樣,對死去人的懺悔、對家人的愧疚,這種糾結纔會結束。

  提起多年未見的父母,他說自己不孝,沒盡到一天做兒子的責任。出逃後,他一直沒有和家裡聯系。父母是否健在,身體是否安康,他都不知曉。更讓他不能釋懷的是,如今孩子沒成人,父母沒養老,自己卻要先走一步。說到這裡,曾經殺人不眨眼的王春岩流下了淚水。他深知,從他鋃鐺入獄的那一天起,活著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現在,他覺得最對不起的人就是妻子女兒和年邁的父母。如果當初能早點回頭,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自己的落網,讓王春岩一直備受煎熬的心,多少有些釋放。他說自己終於要解脫了。他決定把身上的器官捐獻出去,尤其是他的一顆已經向善的心。捐器官的錢留給女兒,希望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做一個好人,彌補一下父親所犯下的罪過。受煎熬的心,多少有些釋放。他說自己終於要解脫了。他決定把身上的器官捐獻出去,尤其是他的一顆已經向善的心。捐器官的錢留給女兒,希望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做一個好人,彌補一下父親的罪過。

  記者在談話過程中仔細觀察王春岩,健談的他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面帶笑容。尤其是談到他所犯下的罪行,他的表情總是在悔恨與傷心中轉換。他說,人的本性是可以改變的。

  讓王春岩感觸最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女兒小時身體弱,後來查出有心髒病,那時他們的日子剛剛能滿足日常家庭所需,根本沒有什麼積蓄。但如果不給女兒手術,後果是他和妻子不敢想象的。而這個時候,與他一起乾活的礦上的兄弟們向他們夫婦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也都是靠賣力氣乾活養家的打工人員,每月掙不上1000元,可是這些窮哥們還是從兜裡拿出了100元、300元、500元,有的還把兜裡僅有的幾十元錢也掏了出來。從未見過這種場面的王春岩落淚了,從那一刻起,他覺得被別人關心是一種說不出的幸福。一直以來,他認為人和人之間大都是欺詐和虛偽,通過女兒做手術這件事,讓他明白世上還是好人多。

  躲藏在雙鴨山市寶清縣小城子鎮寶鑫煤礦7年當中,他開始學著與人為善。正如他自己所說,從骨子裡想做個好人。他感悟到,罪與非罪,也許只緣於爭一口氣。人與人之間應多些人情味,少些火藥味。有了包容、理解、協商、妥協,許多矛盾其實並不難解決。善待他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善待生命。於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聽說有人遇到了困難,他會義無反顧地跑去幫忙,要錢出錢,出力時則賣力乾活,還不圖回報。在自己悔過『行善』的過程中,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幸福。他說,幫助一次別人,就等於為自己的女兒積了一份德。

  『如果真有來生,我一定做好人,請你們相信我。』采訪結束時,王春岩笑著對記者和乾警說,他的過錯,毀掉了很多個家庭,也把自己的家庭毀了。這是他的罪過。

  記者與王春岩談話中得知,11月18日,他在鶴崗市第一看守所迎來了自己38歲生日,這是他此生最感痛苦和折磨的一個生日,也將是他人生的最後一個生日。生日當天,妻子尹春麗得到警方允許到看守所看他,但他拒絕見妻子。他說,這輩子最對不起的人就是妻子,他不想讓她見到帶著手銬腳鐐的模樣,留個『完美』形象在妻子心中,或許這是他今生能為妻子做的最後一件事。

  記者手記

  雖然采訪王春岩已經過去十多天,記者的心情卻仍無法平靜。王春岩是個悲劇人物,還沒有正式步入社會,就因殺人走上逃亡之路,他的雙手沾滿了無辜生命的鮮血,給三個家庭帶來巨大不幸。後來雖有所悔悟,但為時已晚,死者不能復生。他不僅害了別人、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家人。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王春岩最終要為其犯下的罪行付出應有的代價,殺人償命。凶手王春岩的屢次『衝動』,給國家、社會和個人家庭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無法挽回的。他給被害者家庭帶去的,骨肉分離、妻離子散、從此失去父母的關愛,是永遠抹不去的傷和痛。公安機關為了偵破這起案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始終不能消除該案造成的負面影響。正如王春岩的一位工友所說,現在想起來就後怕,早知道他是殺人犯,說啥也不敢和他朝夕相處。他帶給家人的傷害也是無法彌補的,父母將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女兒將承受永遠失去父親的痛苦,而妻子也將永遠失去丈夫……

  血的教訓再次提醒人們,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和保障。如果王春岩當時稍有一點法律意識的話,也許他就不會憑『感情用事』去奪人性命;如果他在第一次殺人後能及時悔悟,投案自首,也許就不會出現第二起、第三起殺人案件;而他自己也不會多年過著惶惶不可終日、親人不敢相見、妻兒老小不敢說的『面具』生活。然而,世上沒有那麼多的如果。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的錯事付出代價,等待他的也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