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二冬》劇照
東北網12月5日訊 十一五期間,借龍影廠重振之勢,黑龍江省一些精心制作、具有很高藝術水准的本土影視劇發出了新的聲音。短短5年時間,一向不引人注意的龍江電影制片廠暨黑龍江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爆出一連串喜訊,精心打造了印有『龍江制作』的《千鈞一發》、《破冰》、《臘月雪》等10部膠片電影;《村官過大年》、《黑金子》、《我的葉赫那拉》、《設計死亡》等32部數字電影;還有電視連續劇《警中警2》等。這些作品共獲得2項國際級獎、14項國家級、9項省級獎,創下黑龍江省電影業30年來的新輝煌。

《破冰》劇照
影視昨日曾輝煌
龍江電影制片廠曾有著輝煌的過去,自1979年1月正式建廠以來,以攝制故事片為主,紀錄片和科教片為輔。1980年龍江電影制片廠獨立制作的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她從霧中來》曾經名噪一時。其實,如果歷數家珍,黑龍江省的影視創作還有過許多輝煌。
龍江電影制片廠廠長婁東義向記者回憶說,龍影曾有大批優秀電影、電視劇名噪國內外,如宣傳黑土文化的《年輪》、《大荒野》、《黑土》,中國第一部打黑題材電視劇《大潮中的槍聲》,獨立拍攝的戰爭題材電視劇《趙尚志》在全國熱播,僅次於當年的《渴望》,中國第一部邊貿題材電視劇《俄羅斯姑娘在哈爾濱》、少兒題材電影《燃燒的雪花》、電視劇《燃燒的燭光》等影視劇都極具社會影響力並分別榮獲『飛天』『金鷹』、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國際兒童電影節』等國內外大獎110多項,為黑龍江贏得了榮譽。龍影廠曾經的輝煌,極大地提昇了龍影廠的知名度。
量體裁衣破繭而出
2005年,龍江電影制片廠內部班子進行大調整,對影視中心進行市場運營的多種模式、多類品種、多種渠道途徑的探索與嘗試,經過5年的探索找到了龍影廠新生機。先是農村題材的數字電影《村官過大年》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寫實的手法,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當代農村乾部群眾勇闖經濟大潮,共奔致富之路的精神面貌。影片在2007年全國各類評獎中取得豐碩成果。獲得第十二屆電影『華表獎』優秀數字電影獎、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優秀作品獎、第十六屆電影『金雞獎』提名獎、2007年度數字電影『百合獎』一等獎。一部影片在全國評獎中榮獲如此之多的獎項是非常少見的。
2008年,龍影廠攝制的膠片電影《千鈞一發》、《破冰》在國內和國際電影節上共獲得包括兩個國際獎項在內的九項大獎,取得了更加豐碩和輝煌的成績。這在黑龍江省是首次,在全國也是一個突破。而且,創造了黑龍江省電影史的九個第一:第一次參加國際A類電影節,即榮獲『金爵獎』兩項國際大獎;第一次參賽中國長春電影節,即榮獲『金鹿獎』四項大獎;第一次入圍『傳媒大獎』,即榮獲三項大獎;第一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榮獲評委會大獎;第一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榮獲最佳男演員獎;第一次演電影的一個普通警察登上令許多職業演員夢寐以求的國際影帝寶座,這是電影史上的奇跡;第一次榮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一次榮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第一次榮獲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回顧這次龍影出品、攝制的電影《千鈞一發》、《破冰》一舉收獲國際及國家大獎,婁東義感嘆地總結道,『進行市場化運作最重要的就是搶佔市場先機和研究市場需求,為市場量體裁衣。』婁東義廠長還介紹,目前,黑龍江的文藝創作在全國始終榜上有名,這得益於黑龍江省有一支業務精通、熱愛事業、甘願奉獻的創作隊伍。張抗抗、王阿成、遲子建等,他們的名字在中國文藝界是有份量的。北影、上影、長影、瀟湘、八一、西安等電影制片廠,都拍過黑龍江省劇作家創作的劇本。正是這樣一大批優秀人纔,構成了黑龍江省影視創作的中堅力量,也成為發展黑龍江省影視創作的基礎和源泉。

《臘月雪》劇照
探索新路連獲大獎
這之後,龍影廠探索之路越走越廣,在2009年6月21日閉幕的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龍江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電影《孟二冬》榮獲『傳媒大獎』中最重的獎項——評委會獎。這是龍江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電影《千鈞一發》在2008年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摘得兩項『金爵獎』和三項『傳媒大獎』之後,再次獲得大獎。
在剛剛結束的中宣部第十一屆『五個一工程獎』評獎中,《孟二冬》和《臘月雪》雙雙獲獎。在以往的『五個一工程獎』評獎中,一個省申報的電影在同一屆同時獲獎幾乎是沒有先例的。在本屆『五個一工程獎』獎項減少的情況下,由龍江電影制片廠出品、攝制的兩部影片代表黑龍江省參評,又同時獲獎是非常罕見的。這種現象印證了這兩部影片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均達到了較高水准,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優秀主旋律影片。
龍江電影制片廠負責人婁東義說,在不到5年的短暫時間裡,黑龍江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龍江電影制片廠)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驕人成績,是他們根據自身和社會、市場的需求,審時度勢,正確決策的結果,其中有許多因素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其一,以本土為主,挖掘資源。近年攝制的影片很多有生活原型。《村官過大年》是以黑龍江省肇東農村發生的真實事件經藝術加工創作的。《千鈞一發》取材於齊齊哈爾市公安局的全國二級英模於尚清同志的先進事跡。其二,題材好,主題鮮明,人物定位准,因此感動了許多人。《千鈞一發》和《破冰》這兩部影片從攝制之初即被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為重點片。其三,小人物、小成本、小制作,贏得巨大回報。應該說,這些影片是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具體體現。
電影將穿上『產業外衣』
婁東義說,縱觀黑龍江省影視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可以看出黑龍江省的影視事業應該是大有可為的。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全國來講,黑龍江省的影視創作還是相對較弱的,為了讓這個『朝陽』產業有個更好的明天。婁東義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黑龍江省的影視制作中心在隊伍建設、經費、設施等方面都存在諸多難題,實力遠不及大、中制片廠。但目前,相比電視劇市場,全國電影市場更規范,黑龍江省有個叫得響的「龍江電影制片廠」品牌,下一步我們還要拍電影,並實行產、供、銷一條龍。在劇本上精挑細選,多樹立市場意識、精品意識和特色意識。畢竟,我們還守著黑土地這塊「富礦區」。』采訪結束,龍江電影制片廠廠長婁東義向記者透露,明年恰逢建黨90周年,目前,龍江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情懷》、《趙尚志》、《尋夢》正在後期制作。
《情懷》是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迎接建黨90周年重點影片。影片講述的是1947年毛澤東轉戰陝北期間與當地群眾共同生活的一段故事,表現了毛澤東與人民的魚水之情,塑造了一代偉人愛民親民的光輝形象。《趙尚志》是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迎接建黨90周年重點影片。講述了在抗戰時期,任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等職的趙尚志將軍,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剿,開闢小興安嶺和嫩江平源新游擊區,率300名指戰員西進。他們縱橫千裡,經歷大小百戰,打亂了日偽軍的『治安肅正計劃』名揚海內外。《尋夢》表現的是貧困大學生鄭冬陽帶著收養的小妹來到南戴河度假,遇到富家千金蔣如意和浪蕩子宋大凱。蔣如意揮金如土但心靈空虛,宋大凱游蕩四方尋找真愛,他們都看不起鄭冬陽。鄭冬陽轉賣海鮮掙食宿費,還勇救落水的蔣如意和宋大凱,之後又獻血救人,贏得了蔣宋二人的尊重。蔣如意愛上鄭冬陽,決心資助小妹治病,宋大凱則開始了新的旅途。
另外,龍江電影制片廠計劃在2011年至2015年,攝制《哈爾濱彌撒槍聲》、《西伯利亞》、《辛亥革命》、《至高榮譽》等5至10部膠片電影。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龍江電影制片廠聯合全國26家單位,參與拍攝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點影片《辛亥革命》。
電影《至高榮譽》是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確定的迎接建黨90周年重點影片。講述的是毛澤東主席1950年2月訪蘇歸來,途經黑龍江省並在哈爾濱市住宿和視察期間,我黨我軍安保部門的優秀黨員、戰士為了保護毛主席的安全,同國民黨軍統(即保密局)派來黑龍江省及潛伏在哈爾濱市的執行暗殺破壞任務的特務們斗智斗勇的故事。本片計劃跨年完成。
另外,2011年至2015年還將攝制《第十八個冬天》、《托起太陽》、《感天動地·中國農民在俄羅斯》等數字電影30至50部;2011年至2015年攝制《教育局長》、《毛澤東·為人民》3至5部電視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