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7日訊 近日,記者從市勞動就業局人力資源市場和市婦聯了解到,齊齊哈爾市『北京月嫂』近期出現了返鄉熱潮,市勞動就業局人力資源市場副主任張躍軍告訴記者,因為齊齊哈爾市近年來對月嫂的需要越來越多,價格也一再炒高,因此,如今已有50%的『北京月嫂』返回到鶴城工作,為齊齊哈爾市的育嬰服務行業輸入一股強有力的新鮮血液,使齊齊哈爾市月嫂的服務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這些歸來的『北京月嫂』備受鶴城母子的青睞,受到許多待產家庭的熱捧。
『北京月嫂』是由市勞動局和市婦聯、市總工會,聯合北京的『月嫂家政公司』給予培訓,取得優異成績後由市勞動局頒發初、中、高級『月嫂證』,之後被輸送到以北京為主的各大城市。在那裡,她們用所學的知識大展身手,從看護大小孩,再到小小孩,成為業務精湛、手法嫻熟、經驗豐富的『月嫂』,也因此得名『北京月嫂』。
張躍軍說,在育嬰行業興起的前三年,齊齊哈爾市的『月嫂』服務價格與北京相比差距過半,許多獲得『月嫂證』的月嫂也因此選擇了離開鄉土,遠赴京城。
現如今,隨著齊齊哈爾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現在的適齡人群大多是獨生子女,除了父母外,還有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可謂『萬千寵愛在一身』,所以在對『月嫂』的需求上,是不惜一切代價地想找個優秀的護理人。需求的加大,讓齊齊哈爾市『月嫂』的服務價格與北京基本相仿,許多『北京月嫂』紛紛回家鄉工作,出現了『北京月嫂』歸鄉熱潮。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北京月嫂』多為4050人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遠方的家人時時刻刻縈繞在她們的夢中……
而目前沒有歸鄉的人,多是因為手頭上有不能馬上放下的工作,或是與僱傭者關系良好不忍抽身離去,或者也有子女就在北京工作的,所以仍留在北京。
在采訪中,北京特可欣月嫂公司的劉愛東經理告訴記者,有『月嫂證』的工作人員,通過在北京加強培訓(如入戶須知、職業道德、心理輔導、地域培訓、專業知識培訓等)和月嫂實踐,經驗豐富了,技能過硬了,道德更規范了,非常受當地人歡迎。但由於家裡的親人更需要自己,所以『北京月嫂』更願意回到家鄉、回到親人身邊工作。公司的工作人員申月華說,今年『五一』期間,僅特可欣的『北京月嫂』就有30多人回到了齊市,正在鶴城的母嬰客戶家中工作。
於是,記者撥通了其中兩名『北京月嫂』的聯系電話。
趙忠秀,45歲,原在市婦聯培訓後獲得『月嫂』證,後又在市勞動局高級育嬰班學習,取得了『高級月嫂證』,於2008年去北京工作。她說:『我每年至少要照顧8、9個嬰兒,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母親有病住院手術需要看護,我便回到了齊市。當照顧好母親的病後,齊市也有了照顧育嬰的活兒,我便在家鄉上崗,而且活兒也能接得上,工資也不比北京少,還不用離家在外,能多照顧母親和家人,所以我就不想走了。』
現年50歲的明淑艷,已有五六年的月嫂經驗,在『北京月嫂』中被稱為『金牌月嫂』,她的單子一戶接一戶。她說:『我是2005年開始做月嫂的,原在上海紅房子醫院對母嬰進行陪護,在小姑子的公司工作,經過學習實踐取得「高級月嫂證」。後來,丈夫在上海去世,為離開傷心地,我便到了北京工作。在今年4月16日,女兒生孩子我回齊市幫她帶孩子,後來這裡的單子也接上了……』交談間,電話那頭孩子醒了,明淑艷便匆匆掛上電話去照料孩子了。
『有了北京月嫂的照顧,我們母子都很健康,雖然支付的費用高了點,但我覺得很值。』在采訪中,一位剛坐完月子的母親興奮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