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綏化市立足服務群眾深入推進創先爭優
2010-12-07 10:15: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7日訊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黑龍江省綏化市以改善民生、服務群眾為出發點,積極構建聯系群眾、服務群眾、致富群眾的工作體系,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紮紮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著力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創建『民情在線』系統,打造為民服務新平臺。針對一些群眾向各級組織特別是政府職能部門反映問題難、辦事不方便的實際,在全市10個縣(市、區)開通了『民情在線』網絡服務平臺,把黨政職能部門與農村、社區黨組織鏈接起來,廣大群眾通過視頻音頻系統,直接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諮詢政策、表達訴求,實現了黨政職能部門與廣大群眾遠距離『面對面』交流。為方便群眾就近反映問題,在農村、社區黨組織設立『民情在線』工作站,由專人負責接待和指導群眾上網操作,隨時與相關部門保持溝通聯系;在504個縣級黨政職能部門配備專職接待人員,建立接待、解答、辦理、反饋、歸檔、監督、分析、報告等8個方面工作流程,采取直接解答、限時解答、約定解答、移交解答和上報解答等五種模式進行迅速有效的處理、協調和解決。年初以來,通過『民情在線』系統,全市基層黨組織共受理群眾訴求、解答相關政策1.9萬次,協調解決道路交通、居民供暖、水電通訊、社會保障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4800多個,理順了群眾情緒,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推行利民承諾制度,健全服務群眾新機制。本著黨員能做到、群眾真需要的原則,以辦好事辦實事為重點,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全面實行利民承諾制度,不斷激發他們發揮作用的內在活力。市委專門下發文件,規范了利民承諾的內容、步驟和程序。結合不同行業基層黨組織的職能任務和黨員的崗位職責,重點圍繞落實惠民政策、發展公益事業、宣傳法律法規、解決矛盾糾紛、幫扶弱勢群體、帶領群眾致富等方面,按照提出承諾、審核把關、公開公示、組織踐諾、督查評議等五個環節,列出具體事宜,明確目標時限,落實措施辦法,推進這項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各級黨組織對踐行承諾情況進行定期評議和不定期檢查,並作為評選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基本條件。目前,全市所有基層黨組織和80%以上的黨員做出了承諾,共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近11萬件。結合利民承諾,組織1萬多名黨員領導乾部、村(社區)黨組織班子成員開展大走訪活動,深入各類重點人群、困難家庭,進一步了解掌握群眾生產生活中面臨的難題,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

  開展『千局聯村』活動,構建城鄉服務一體化新格局。從年初開始,組織1072個市縣兩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黨組織結成共建對子,近萬名機關黨員乾部與農村貧困戶建立幫扶對子,明確『五聯一促』任務,即組織生活聯過、黨員隊伍聯建、活動載體聯創、服務群眾聯做、黨建資源聯享、促進城鄉共同發展。一年來,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乾部利用備春耕生產、重大節日、農閑等時機,廣泛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項目、送信息、送醫療、送物資、送資金下鄉活動,推動城市各類服務資源向農村流動,全市共向農村捐贈物資、資金折合3500多萬元。積極發揮機關事業單位的人纔優勢,選派年輕後備乾部到村掛職,組織涉農技術人員建立助民服務隊,幫助農民謀劃增收致富路子、轉移剩餘勞動力、銷售農副產品、推廣農產品加工項目,先後在農村建立科技培訓示范基地140個,培植黨員科技示范戶6300多戶,落實致富新項目268個。

  發展『黨支部+合作經濟組織』,形成帶民致富新模式。以村黨支部為核心,以優勢主導產業為依托,由黨員乾部或能人大戶牽頭,引導農民群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大力發展『黨支部+農民股份公司』、『黨支部+產業協會』、『黨支部+專業合作社』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帶領農民增收致富。各級黨組織在資金、項目、技術、信息上給予大力扶持,幫助合作經濟組織推廣新技術、尋找訂單和開拓市場,健全完善各項章程制度,辦理營業執照,申請注冊商標,提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對領辦創辦新經濟組織的鄉村乾部,取消『坐班制』,實行身份不變、政治和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目前,全市規范化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到4950個,建立合作經濟組織黨組織1046個,參與農村黨員乾部1.9萬人,帶動全市發展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78.8萬畝。今年,參加合作經濟組織的農戶人均增收1600多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