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訊 為加快黑河市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和生態市建設步伐,積極推進省『十大工程』中的『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工程』,黑河市將生態屏障建設列入2010年市政府『十大績效工程』。全市各地各部門合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
為加強大小興安嶺生態屏障建設,切實加強黑河市行政轄區內森林、草原、濕地管理,市政府辦今年相繼下發了《關於繼續開展打擊治理毀林毀草毀濕開墾專項行動的通知》和《黑河市查處違法毀林毀草毀濕開墾行為規定》。截至目前,各地共清查林地、草原、濕地面積9.74萬公頃,查處毀林等案件145起,面積92.44公頃。
經過黑河市積極爭取,《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意見》中,已將黑河市全部納入到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范圍內。啟動了2010年『關注森林』公益活動。市政府在全市造林綠化工作推進會議上,與各地簽訂2010年造林綠化責任狀,分解落實2010年各地造林綠化任務。實施了『綠野工程』,加強森林恢復與保護。2010年黑河市造林任務為34.76萬畝,實際完成造林綠化36.83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計劃的5.96%。其中,人工造林16.33萬畝,封山育林20.5萬畝。全市完成義務植樹107萬株。全市城鄉完成綠化總投資2.7億元,是2009年的2.1倍。
實施了『碧水工程』,加強流域治理。黑河市二公河下游段、愛輝區法別拉河七二七段、三道灣子至西山後等河段的治理規劃初步設計,已通過省水利廳批復。其中二公河治理工程已納入國家中小河流治理近期計劃。利用上級撥款500萬元,開工實施月牙泡廢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此外,五大連池自然保護區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文本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完整性審查。刺爾濱河濕地申報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門魯河濕地晉昇省級自然保護區等項目已經市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論證通過,上報省環保廳。《黑河市濕地保護項目『十二五』規劃》也已上報省林業廳,共規劃濕地保護項目8個,待省林業廳批復後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