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我省查處中科金源葆等多起大案 涉眾型經濟犯罪三年案值85億
2010-12-15 09:26:3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5日訊 今日,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哈爾濱開幕。會議聽取了副省長、公安廳廳長孫永波關於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2008年1月至今,全省公安機關共立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183起,涉案金額85億元,涉及群眾15萬人次。多涉及高科技、新能源、綠色環保等新興領域。

  據了解,2008年1月至今,全省公安機關在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工作中共破獲案件16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12人,移送起訴376人,挽回經濟損失18.2億元。目前有多起大案已進入訴訟和審判階段。從涉案類別看,非法集資案件佔較大比重,其中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案件151起,佔全部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總量的82.5%。一些影響較大的如『中科金源葆』、『鶴崗中介』、『南山財富』、『英霞實業』、『聖瑞公司』等案件均屬此類案件。

  綜合分析近年來偵辦的案件,我省涉眾型經濟犯罪主要有六個突出特點:

  一是犯罪性質具有嚴重性。我省涉眾型經濟犯罪受害群眾眾多、涉案金額巨大。受害群眾個體損失少則數千,多則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許多受害人血本無歸,民憤民怨極大。二是犯罪對象具有特定性。我省涉眾型經濟犯罪受害群體幾乎遍及社會各個階層,但以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和中老年女性居多,佔統計總量的60%以上。這些人員多數不擅長股票等技術性投資,且手中有一些閑散資金,盲目趨利心理較重,往往成為侵害對象。三是犯罪行為具有誘惑性。犯罪分子為掩蓋其真實目的,往往向集資人虛假承諾集資款用於生產、經營或投資開發,而且多涉及高科技、新能源、綠色環保等新興領域,以此來蒙騙群眾。四是犯罪手段具有隱蔽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一般由公司注冊地公安機關管轄,不法分子為了規避法律、逃避打擊,多在黑龍江設立『殼』公司,在其他省份從事犯罪活動。如『康健友聯』、『衛通公司』、『南山財富』等案件,均采取此手段。五是犯罪周期具有長期性。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一般都經歷宣傳造勢、募集資金、還本付息、最後崩盤等環節,少則一年半載,多則數年,作案周期普遍較長。六是犯罪主體具有欺騙性。犯罪分子為給犯罪活動披上合法外衣,在非法集資過程中大都成立公司,辦理完備的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等手續,同時還不遺餘力地粉飾自己,如租賃豪華寫字樓作為辦公地點,聘請名人做廣告,在有影響力的社會刊物、黨政機關刊物或新聞媒體刊發文章,騙取榮譽,編織光環。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