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6日訊 『熱氣衝天』的紅霞街引發了哈爾濱市供熱史上影響面最大的一次停熱,也成為市民街頭巷議的焦點:大停熱該如何規避?如何應急?受影響的居民家庭是否會有『後遺癥』?帶著市民的疑問,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1、究竟漏了多少噸熱水?
市物業供熱集團生產技術部部長劉匯宇介紹,因供熱面積大,按計算每米管線含水1.6噸,事故區域管線全長約4公裡,按此計算,泄漏的熱水最少也得有1萬噸,這只是初步測算,有可能還會更多。
2、進入供暖期後,香坊區等地也曾發生大面積停熱,停熱通病今後能否規避?
據了解,發生在本月初的香坊區停熱事件是因為管線老化所致,而此次道裡區停熱初步懷疑是負責協調熱脹冷縮作用的補償器出了問題。『停熱主要原因跟氣溫驟降有直接關系。』劉部長說,哈爾濱市供暖管線設計計算溫度是-26℃,而14日氣溫則達到-29℃,甚至在-30℃以下,在遭遇這樣的極寒天氣時,管線最大耐寒力就失去了作用,極易變形錯位。設定這樣的溫度,是參考哈爾濱市供熱期內平均氣溫而制定的,而天氣的變數又很大,如何規避風險還需要技術部門再重新考量。
3、早在去年就有市民發現紅霞街上有漏水現象,市民質疑,是否因為沒有及時維修纔造成此次大面積停熱?
劉部長說,市民所指的『漏水』是看到沿街的井池多處冒熱氣,並非出現漏點,因為管線一旦出現滲漏,公司內部壓力表會顯示壓力參數指數下降,供熱單位會及時排查原因,查明漏點。冬季熱氣上湧主要是因為所在的街路距離江邊很近,地下水位較高,井池裡都有水,在運行中管件的溫度高,將地下水加熱後,會有熱氣上湧,給市民以錯覺。
4、昨天,道裡區多個小區居民反映暖氣管線爆裂或有漏水現象,居民擔心是因為溫度下降熱脹冷縮導致,為此提出疑問,室內管線是否需要局部更換?
劉部長解釋說,即便是沒有發生停熱事故,集團依然每天都會接到管線爆裂報修電話,出現以上問題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停熱也許會影響個別居民家,但不會影響多數居民。但停熱期間,居民仍需做好室內防寒保暖工作,以免恢復供熱後,室內管線一冷一熱造成損失。
5、供暖單位采取何種措施降低居民損失?
劉部長說,在事件發生後,集團啟動了應急預案。14日半夜就在停熱區域內張貼通知,第一時間進行各級通報,並緊急調換熱源,最大程度緩解停熱給居民家造成的影響,發動全集團人員參與搶修,進戶處理居民供熱難題,爭取將居民損失降到最小。
6、如此大面積停熱,居民會否有熱費補償?
劉部長解釋說,作為企業,對於政策性問題無法做出解答,而且現在集團下屬所有17個子公司已全部參與到搶修中,針對此問題還沒有具體方案。但事後物業供熱集團會根據政府相關文件辦理。
今冬哈市集中供熱四次大面積停熱
10月21日,香坊區立匯美羅灣小區三期小區建設過程中,開發商鋪設電網管線時,破壞了既有的熱網管線,致使供熱一二級管網供熱管線連續出現18處漏點,涉及33棟居民無法供熱,搶修一周恢復供熱。
10月26日,道外區南新街與振江街交口處地下一根直徑800毫米的供熱管線發生泄漏,造成整個道外區停熱,道裡區部分熱網受到影響,28小時後恢復供熱。
11月27日14時許,香坊區油坊街與通天街交叉口的供熱管線上方某處出現地面返水。為搶修這處供熱管線,香坊區安埠街、白毛小區、通站小區、公濱花園、中山名苑、開運花園及珠江路的新華社黑龍江分社等共3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供熱受到影響。
12月初,香坊熱電廠通往香坊區的主管道存在漏點,供熱單位不敢貿然加壓,中北春城小區(供熱面積達30萬平方米)、六順、安埠、通天等小區,至少有數萬戶居民住冷屋子,至今還沒有完全恢復供暖。
華能集中供熱公司報修熱線
報修電話辦公地址
華能有限公司55536071道外區東北新街73號
第一分公司83397808道外區南新街232號
第二分公司83397820道外區崇儉街192號
第三分公司83062172道裡區上游街82號
第四分公司83086034道裡區安寧街184號
第五分公司86496592道裡區工程街186號
第六分公司84836147道裡區哈藥路237號
第七分公司84286137道裡區安寧街160號
第八分公司84270367道裡區安德街31號
第九分公司83063736道裡區安順街157號
第十分公司83126880道外區富錦街186號
第十一分公司86047341道裡區河清街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