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7日訊 16日,哈爾濱市工商部門對消費者舒先生投訴海城裝飾材料城業戶以黑漆玻璃充黑晶玻璃一事進行調解。舒先生認為,商家存在欺詐行為,商場不履行『先行賠付』承諾,他將通過法律程序,起訴商家和商場。
工商出面調解 消費者堅持起訴
《『黑晶』玻璃變『黑漆』商家不換不賠》一文刊發後,哈市工商局南崗分局領導對此事高度重視。16日,該局局長鮑落濱指派主管副局長張遠華與海城工商所一起處理這起消費糾紛。
在工商部門調解過程中,雙盛玻璃商店劉姓女士表示,舒先生選購玻璃時,所指的玻璃樣品就是『黑漆玻璃』,其要求制作的圖案,黑晶玻璃做不了,全國都沒有這個工藝。她同時承認,當時並沒有向消費者說明這一點。
舒先生拒絕調解,堅持要通過法律程序,起訴商家欺騙消費者、商場不履行承諾的行為。舒先生認為,他所購買的商品與實物不符,這是典型的欺詐行為。他不僅要起訴商家,還要將海城裝飾材料城列入被告,因為該企業推出的『先行賠付』制度,卻不兌現承諾,因此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海城』『先行賠付』 5年只賠1次
海城裝飾材料城招商部部長武宇光介紹,2005年海城裝飾材料城就對外推出了『先行賠付』制度,由商家以保證金形式向消費者做出真實有效的承諾。2008年,有消費者在商場購買櫥櫃附件和整體櫥櫃出現了質量問題,商場為4名消費者啟動了質量保證金,先行賠付五千餘元。這是5年多來,商場唯一一次動用『先行賠付』保證金。
針對雙盛玻璃商店將黑漆玻璃當黑晶玻璃銷售,能否執行『先行賠付』制度,武宇光認為,先行賠付是有賠償條件的,前提是的確出現了質量問題,而『質量問題』須經國家有關質檢部門鑒定後認定。當工商部門提出商家涉嫌存在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行為時,武宇光說,如果認定則會立即啟動『先行賠付』。對此,舒先生表示,業戶自己都承認將質量差、價格低廉的黑漆玻璃當成黑晶玻璃賣給他,商場竟然還表示質量問題需要進行認定,這明顯就是不想履行自己的責任。
據悉,海城裝飾材料城共有500多家租賃業戶,業戶與商場簽訂協議時,都會向商場繳納5000元到1萬元不等的質量保證金,協議到期後退還。如果僅按每家交5000元計算,海城裝飾材料城收取業戶的質量保證金就達250多萬元。
業內人士:『質保金』淪為商場斂財手段
業內人士張先生透露,目前,哈市各大家具建材商場都向業戶一次性收取質量保證金(簡稱質保金),每戶少則數千元,多則幾萬元。商場收取這筆錢的理由是,消費者投訴的時候,商場先行賠付,需要對消費者進行賠償時,商場從業戶的質保金裡面扣除賠償款給消費者,然後再向業戶收取。若業戶沒有違反協議的行為發生,商場會在租期滿後將質保金如數退還給業戶。而有些商場則會找各種理由,扣業戶的質保金,能全部拿回自己質保金的業戶寥寥無幾。
業內人士黃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一些商家不抓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而是一味注重宣傳炒作。常常推出一些自己都解釋不清或根本無法兌現的承諾,如延長保修期、假一賠十、大減價等。其目的都是為吸引眼球,而不是真正為消費者著想。
采訪中,一些消費者認為,在市場不規范、不完善的情況下,市場經營者主動為消費者承擔責任是好事。同時,敢提先行賠付或不滿意就退貨,也表達了經營者對商品的信心,給消費者一個最大化的保障。但如果經營者不嚴格執行,出現問題後互相推諉,讓『承諾』淪為一紙空文,最終會失去誠信和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