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精打細算節約生活開支 應對物價上漲百姓智慧凸顯
2010-12-19 08:55: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戴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9日訊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事。如今,卻被很多年輕人奉為新生活寶典,有越來越多的人把過時的服裝、皮鞋送到專門的店鋪進行修改,不僅節省了重新購買的費用,還從中體驗到改舊變新的樂趣。記者近日在采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市很多市民開始精打細算,用自己的智慧來應對日漸增加的生活成本,將自己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羽絨服 舊款新做受歡迎

  從10月末開始,棉服、羽絨服等冬裝就開始上市,但今年冬裝的價格比往年高出不少。一些國內知名品牌的羽絨服新款極少有千元以下的,點綴皮毛的甚至突破了2000元,連用料偏少的童裝羽絨服價格也在600元左右。在商場內的羽絨服價格一路高漲時候,很多市民開始將自己的舊羽絨服送到專門的改衣店進行改造,改好的衣服同新的不相上下。

  『今年羽絨服真貴,不如把舊的羽絨服重新做一下,花上百十來塊錢,跟新的一樣。』家住河政小區的李女士說,今年入冬以後,她想給自己買一件新款羽絨服,結果到商場一看發現,款式稍微新一點的羽絨服價格都要千元以上。於是她改變了主意,把自己的舊羽絨服送到街邊一家專門翻改羽絨服的小店。結果一個星期以後,當李女士再次穿著它上班的時候,同事們都以為是剛在商場買的新貨。李女士說:『現在的服裝流行速度太快了,今年時髦的款式,明年就淘汰了,但只要自己稍微動一點腦筋,舊衣服同樣能變成新衣服。』

  據了解,入冬以來,在哈爾濱市的一些大街小巷增加了很多專門翻改衣服的小店。別看這些小店的店面不大,但前來翻改衣服的顧客卻不少。記者在香坊區安埠小區附近的一家服裝加工店看到,周邊居民送來准備改新款的羽絨服掛了長長一排,店主忙得不亦樂乎。一個店員對記者說,現在活兒多,得一件件排著做,現在送來的怎麼也得等到十天以後纔能拿走。送活兒的顧客要求不同,有的是原來的樣子改改款,比如長款改短款,肥款改瘦款等;有的是重新做,只用舊羽絨服裡面的羽絨,換面料重新做一件。記者看到,店裡還有一本圖冊,上面有幾十款不同羽絨服的樣子,店主說圖冊上有的樣子他們都能做。價格則根據顧客的要求不同從100元到300元不等。

  舊皮衣 改頭換面成皮靴

  在哈爾濱市一家公司上班的於女士在道裡區安寧街附近的一家修鞋店,用一件舊羊皮大衣改做了一雙過膝長靴,手工費190元。於女士說,這雙長靴的款式來自於一本時尚雜志,在商場的售價要1900多元,而用舊皮衣改做,手工費還不到200元,很劃算,還讓壓箱底的舊貨產生了新價值。

  在哈爾濱市一家私企工作的趙女士,最近也用一條買了將近10年的皮褲,改做了一雙今年新款的皮靴。趙女士說,前幾天,她到樓下一個修鞋鋪去修鞋,發現可以訂做皮靴,如果自己拿皮料手工費還不到200元。於是她趕緊回家翻出一條多年不穿的舊皮褲拿到修鞋鋪,結果僅用10天新皮靴就做好了。改好的皮靴不僅樣式好看,由於是按自己腳形訂做的,穿起來也十分舒服。

  在道裡區安寧街附近的一家修鞋店,記者看到,牆上掛著20餘款皮靴的圖片,都可以量腳訂做。修鞋的王師傅說,他們店從去年開始訂制皮鞋,做的人就挺多,今年皮靴漲價了,來做靴子的人就更多了,基本都是年輕人,多數人都是拿著舊的皮衣皮褲來改做,從入冬到現在已經做了上百雙了。

  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許多修鞋店都可以訂制皮鞋,如果自己拿皮料手工費只需150元至200元左右,如果需要店家提供皮料訂做則需要500元左右。


 

  種蔬菜 自家陽臺變暖棚

  走進市民王阿姨的家,最吸引人的不是裝修精美的房間,而是擺在陽臺裡面一盆盆鮮綠的蔬菜。蒜苗、菠菜、香菜、生姜等各種家常蔬菜有的已經成型,有的剛露出頭,綠油油的長勢不錯。王阿姨的兒子告訴記者,今年入冬以後,父母便在家裡8平方米的陽臺上開始種菜。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在花盆裡種一些蒜苗,後來感覺不過癮,找鐵匠焊了幾個大槽子擺在陽臺上開始進行『大規模』種植。『老人總是抱怨菜價上漲,現在自己種這麼多菜,尤其是蒜苗長得快,每天都吃不完,於是就喊親戚朋友來家裡摘菜吃,每個月都能省下不少菜錢。』

  『自己種菜已經有兩個多月了,每天回家看到陽臺上的蒜苗、香菜又長高長大了,心裡便有一種成就感。』王阿姨說,種菜是一種美好的體驗,她把這些蔬菜都當成花呀、草呀一樣養,看著舒心。而且這些蔬菜養起來也挺方便,一天澆兩三遍水,用的都是洗東西剩下的水,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由於是第一次在陽臺上種菜,王阿姨說她也走了不少彎路。『我曾經在陽臺的槽子裡栽了兩棵小柿子秧,但結出的柿子非常小,味道也不是很好。』王阿姨說,『還有黃瓜,雖然葉子長得很好,但黃瓜長得又瘦又彎曲,幸好還算水靈,因為是無公害的,吃著倒也挺放心。』

  因為自家種的蔬菜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難免會招惹蟲子,王阿姨的一些蔬菜葉上已經有了蟲咬的痕跡了。不過對於『收成』,王阿姨倒是無所謂,她說,種菜主要還是一種樂趣。如今,在她的帶動下,小區裡的很多居民都已經開始在自家陽臺上種植蔬菜。

  團購網 團出省錢新秘籍

  東西貴了,很多人買東西時都要算計一下腰包。對大多數人來說,『節流』是最實際的應對之道。而團購變成了很多人『節流』的法寶。如今,近3000家的團購網,可以讓人『團』的東西真是數不勝數,大至房子、車子,小至電影票、餐飲券,沒有不能『團』的。

  最近,市民胡小姐給自己團了一個『折價寫真套餐』,這讓她十分高興。『原價五百多的套餐,團購價纔100多塊錢,這對於我們這些收入不高的人來說真的很劃算。』胡小姐說:『我現在大小事情都會想到上網去查一下團購信息,基本上團購都是五折上下的,比以前省了一半的錢呢』。

  據胡小姐介紹,與淘寶等購物網站不同,團購網站每天只推一樣產品,而且上線時間最多不超過3天,主要集中在美發、餐飲、瑜加、SPA美容等,價格一般為原價的五折左右。操作方式也不麻煩,消費者在網上點擊『購買』參與團購,然後進行網銀付費,團購網便把一串由數字和英文字母共同組成的『消費代碼』發到消費者手機上,消費者持此信息就可以去商家消費。當然,如果團購化妝品等實物類,就要付款成功後再送貨到家。

  胡小姐說,對很多收入不高但又想保持一定生活水准的人來說,團購的出現可謂恰逢其時。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