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2月18日電(記者鄒大鵬)黑龍江省在經濟發展提質增速的同時,針對社保、就業、住房等領域,大力織密織實保障網。他們通過實施『失有所助』『老有所依』『病有所養』等系列措施,加快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這次低保標准上漲後,我兒子每個月能領到400多元,可以應付一些生活用品漲價了,政府還是想著咱的。』哈爾濱市七政社區居民蔣木奇的大兒子患有腦癱,享受低保政策。他說,除去自己打零工的收入,政府的補貼是維持全家生活的重要來源。
面對前一階段蔬菜等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蔣木奇曾經有點擔心。本月初,哈爾濱市民政局按照有關精神開始對困難群眾加大補貼力度,這讓蔣木奇放了心。
同樣,佳木斯市東風區松江工農社區的低保戶李秀香今年心裡也有了些底——患有重病的兒子開始享受大病救助。『家裡過去一直被大額醫藥費壓得喘不過氣來,補助不僅可以給兒子治病,也解了我的心病。』李秀香說。
不僅如此,根據佳木斯市民政部門今年出臺的政策,李秀香與這個市其他低保戶一樣,還可以享受再就業優惠、交納養老金減免、燃氣補貼、供熱補貼、廉租房補貼等18種優惠政策。
哈爾濱和佳木斯的情況,是黑龍江省民生保障工作的縮影。根據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黑龍江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五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62萬人,比『十五』期間增加8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96萬人,比『十五』期間增加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同時,建立了援助就業困難群體長效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就業援助行動』,實現『零就業家庭』出現一戶、援助一戶、消除一戶、穩定一戶的長效機制。
此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快速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啟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全面建立,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十一五』期末,黑龍江省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分別達884萬人(含離退休人員)、1560萬人、472.26萬人、430萬人和289.9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30多萬人。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截至『十一五』末,黑龍江省87.47萬餘名地方依法破產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醫療保險范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也連續三年上調,2010年末達到1050元,比『十五』期末增長81%。
要讓群眾感受到發展的速度,更要讓百姓享受到發展的實惠。一個個民生指標,一條條具體措施,在黑土地上描繪著重視民生的動人畫卷。
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說,搞好民生工程,讓廣大人民群眾衣食無懮、安居樂業,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也是推動黑龍江更好更快發展的現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