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十一五時期龍江文化產業花蕾激情綻放
2010-12-19 17:06:0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印蕾 王凌霞 宋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龍江動漫《雪娃》(資料圖)

  東北網12月19日訊(記者 孫曉銳 印蕾 王凌霞 宋楊)黑龍江動漫產業基地急速擴容,『龍江制造』文藝精品疊出,全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十一五時期是黑龍江省文化產業從探索起步到加快發展的時期,各項事業發展迅猛成果斐然。

  動漫之都雛形顯現

  從2006年10月建立黑龍江動漫產業基地至今,短短幾年時間經歷數次跨越,龍江動漫已經成為我國動漫領域一顆耀眼的新星。

  截止目前,黑龍江動漫產業基地入駐企業已經由最初的8家增加到76家;辦公樓由原來的1棟擴大到6棟;年制作生產動畫能力從2000分鍾增加到超過15000分鍾;招商引資從1000萬元增加到1.61億元;創作生產面積由成立時的5400平方米增加到近4萬平方米;原創已經有6部在中央電視臺播出,4部作品獲國家優秀動畫片獎。2008年基地實現銷售收入6120萬元,利稅530萬元。

  近年來,在擁有《雪娃》、《龍娃》、《大志有話說》等一個個頗受大家喜愛的動漫產品後,這項朝陽產業將繼續擴容。到十二五,哈爾濱將被打造為動漫之都,黑龍江將被打造成為動漫產業大省,爭取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電影《臘月雪》海報。(資料圖)

話劇《風刮卜奎》。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龍江制造』品牌壯大

  十一五期間,以『龍江制造』為標簽的一大批文藝精品驚艷舞臺熒屏,並在國家重要評比中相繼獲獎。繼第十屆取得所有獎項『滿堂紅』後,由黑龍江省選送的電影《孟二冬》、《臘月雪》、電視連續劇《文化站長》、廣播劇《咱們工人有力量》、歌曲《紅旗頌》、話劇《風刮卜奎》六件作品榮獲中宣部組織的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秋天的二人轉》、《木蘭傳奇》、《風刮卜奎》、《鮮兒》、《中華吟》等劇節目和演員、編劇分別獲得『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獎』、『梅花獎』、『白玉蘭獎』、『曹愚戲劇獎』等重點獎項。一批群眾文藝作品獲得『群星獎』。東北烈士紀念館、大慶鐵人紀念館等基本陳列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美國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亮相哈夏。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百姓分享文化成果

  至今年底,全省將建成新型標准化鄉鎮綜合文化站851個,佔全省鄉鎮總數的94%,基本實現鄉鄉有綜合文化站的目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已建成功能完善的省級中心1個和13個地市分中心、81個縣級支中心、9054個村級服務點,年底前將完成47個區級支中心、428個鄉鎮服務點和186個社區服務點建設,共享工程服務基本覆蓋城鄉。

  十一五期間,地市級一大批標志性文化場館建成投入使用;對全省縣級『兩館』進行維修改造,40%以上縣(市)新建了綜合文化活動中心;計劃投資5億元的黑龍江省博物館新館工程開工建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室)建設正式啟動,年底前將完成186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室)建設。全省圖書館實現免費服務,公共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現常年向社會免費開放。

  十一五期間,是黑龍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又一個豐收年,已形成了『春之聲、夏之舞、秋之韻、冬之樂』四季和諧、特色鮮明的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哈爾濱成功舉辦了3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黑龍江群眾藝術館和哈爾濱市群眾藝術館以服務新農村文化建設為己任,堅持常年深入基層,紮根農村,送戲下鄉,送文化下鄉,平均每年下鄉演出達千餘場。據不完全統計,僅哈爾濱市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就有萬餘場,參加活動的群眾演員近500萬人次。

  各項事業穩步發展

  十一五時期是黑龍江省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加快發展的時期。啟動並完成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初步確立。開展了全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13000餘處,其中新發現9千餘處。

  黑龍江省文化市場管理在十一五時期取得了長足進步。建設完成全省網吧計算機經營管理系統,實現國家、省、市、縣(區)四級監管平臺聯網運行,全省5295家網吧的347161個計算機終端全部在監管系統監控之下,覆蓋率達到100%。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