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2月27日訊 12月24日,冬至後的第一個晴天,雪後的鶴城盡管艷陽高照,最低氣溫卻依舊在零下29℃。自今年11月下旬以來,一次次降溫、降雪,留給全市供熱企業的陰霾,似乎仍未揮散。
去年采暖期內,齊齊哈爾市低於零下25℃天數長達1個月之久,更是出現了10餘天零下30℃的酷寒天。今年入冬以來,尚未數九,氣象部門早在12月17日就監測到零下29.1℃的入冬以來最低值,12月以來,齊齊哈爾市已遭到3股強冷空氣的寒襲,氣溫低於歷史同期5.5℃左右!按照冬季低溫常出現在1月份的規律,齊齊哈爾市今年的極寒天還未真正到來。
與此相比,齊齊哈爾市的供熱采暖系統卻在煤價上漲、運力緊張、管網設備老化、部分舊樓房御寒能力差等矛盾中,顯得更加脆弱。
由大馬拉小車到小馬拉大車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建設熱電聯產項目、新增40噸以上鍋爐等大型熱源、撤並小鍋爐等措施,使齊齊哈爾市供熱能力有所提昇。盡管如此,但隨著供熱負荷的增加,大部分供熱站、鍋爐房已經接近或達到供熱極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齊齊哈爾市熱電聯產供熱負荷已從最初的400萬平方米增加到750萬平方米,這一變化,已經使該熱源達到供熱極限,隨之帶來的熱網末端用戶室溫不達標等現象已經在高寒期成為棘手問題。預計建華區燈泡廠等棚戶區改造開工建設,將有大量新增負荷難以並網供熱,齊齊哈爾市相關部門提出:在湖西地區或醫學院周邊建設4臺100噸高溫水鍋爐熱源一座,以新增4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一方面可將熱網末端的湖西地區摘網運行,增加電廠接納熱網新增負荷的能力,同時也使熱網末端供熱效果不好的問題得以解決;另一方面可使湖西地區現有分散小鍋爐房得以整合,提昇整體供熱能力,有效應急供熱突發事件。然而,面對1.58億元的概算投資,任何一家供熱企業都無力承擔。
去年11月,萬吉供暖公司文化供暖所新增的40噸鍋爐設備,將新合家園、新合安居等棚改回遷小區以及周邊超過30年的許多舊樓並入網內。加上兩座供熱站等設施,集團公司共為此投入了2200多萬元。
今年采暖期,齊齊哈爾市城區又新增供熱面積110萬平方米,隨著房地產開發的活躍,每年的新增熱負荷正在給相對滯後的熱源建設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
據市供熱燃氣管理處供熱管理科科長陳寶和介紹,齊齊哈爾市樓房與同緯度城市一樣,設計耐寒溫度為最多抵御5天零下25℃的低溫天。氣溫低於零下25℃,室內采暖設施、鍋爐運行負荷等都將無法保障正常供熱溫度。
目前齊齊哈爾市大部分供熱鍋爐都在滿負荷運行,有的甚至采取了超負荷、超常規供熱方式,以應對持續嚴寒,防止大面積凍害事故的發生。這在齊齊哈爾市供熱行業已經是公開的事實。
管網超期服役安全隱患重重
鐵鋒區新民西小區105號樓原稱建工樓,是一座建於1978年的高齡住宅。房齡32年,管網24年未曾更換。70多歲的居民施秀英、韓淑芝等老戶,從三四年前開始就成了供熱上訪戶。兩年前接管該樓供熱的金昌供熱公司負責人心裡明白,這棟樓的管網已嚴重老化,配套鍋爐年久失修。百姓不管這些,交了熱費,享受足額的熱是硬道理。今年采暖期前,金昌供熱投入70多萬元,更換了新民供熱站兩臺9噸鍋爐,更換了部分供熱管線。
12月初,記者到該樓居民施秀英家實地測溫,過去僅有14℃的兩個臥室,溫度都超過了21℃。5層頂樓的韓淑芝家,盡管是西冷山,室溫仍達到了20℃。處在供熱末梢的17家住戶和兩家商服,都享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溫暖一冷一熱的變化,源於供熱企業勒緊腰帶、東挪西借的付出。據了解,今年采暖期前,金昌供熱投入70多萬元,更換了新民供熱站兩臺9噸鍋爐和新民西小區105號樓部分供熱管線。『如果徹底讓這棟樓擺脫低溫,還要更換500延長米外網。』新民供熱站站長劉軍告訴記者,由於資金短缺,解決老舊樓房供熱問題,要分多走纔能擠出充足的資金。
據齊齊哈爾市城鎮供熱協會對齊齊哈爾市32家供熱企業進行統計,齊齊哈爾市熱網管道70%以上屬於超期服役。
萬吉、中信、金昌等齊齊哈爾市成規模供熱企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出對全市供熱系統面臨老化問題的擔懮。一面要應對煤、水、電等各類價格上漲,一面要做好老化管網、老舊樓房的改造,供熱企業在這場『獨角戲』中已曲高和寡。市建設部門統計: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71萬平方米、148棟低溫樓中,僅在去年改造了5萬平方米、12棟,還有136棟、66萬平方米未實施改造。原因在於補貼資金未及時到位,致使今年低溫樓改造工作未能按計劃實施。
煤價已上調熱價誰埋單
供熱形勢嚴峻,齊齊哈爾市各相關部門對供熱的關注度正在提高。近日,齊齊哈爾市物價部門在與省物價和各地市進行聯系比較後發現,由於煤價大幅上漲,齊齊哈爾市供熱成本的確壓力巨大。10月初,哈爾濱市在國家政策出臺前,提早上調了企業等非居民用熱價格,並給予供熱企業每平方米1.37元的補貼。
11月底,齊齊哈爾市城鎮供熱協會對齊齊哈爾市規模較大的22家供熱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測算顯示:每個采暖期齊齊哈爾市集中供熱需耗煤、水、電分別約210萬噸、600萬噸、1.9億度。
2008年,在審計等部門監審供熱成本達到31元以上的前提下,齊齊哈爾市將居民住宅和機關事業單位用熱價格上調到每平米29元(含稅價),也就是說,供熱企業當年要為4000萬平方米買單8000萬元!
這一負擔隨著物價上漲還在不斷攀昇:2008年齊齊哈爾市平均煤價和水、電價分別為375元/噸、2.5元/噸和0.70元/度,現在平均煤價和水、電價已分別漲至580元/噸、3.4元/噸和0.85元/度,漲幅分別為54%、36%和22%。
2009至2010采暖期,齊齊哈爾市規模較大的亞電鑫寶、中信、萬吉、萬佳、萬星等供熱企業虧損均高達1000多萬元,齊鐵、和平、金昌等的虧損也都在數百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了一個怪現象,2005年和2008年齊齊哈爾市兩次熱價調整,其中事業單位與居民住宅卻享受著一樣的『待遇』,扣除稅費,事業單位實際熱費僅有每平米26元多,比居民住宅熱費還要低。與我省其他地市熱費體制相比,齊齊哈爾市許多已轉為經營性質的事業單位,佔了本地供熱企業的『便宜』。
走進齊鐵南貨場的儲煤場,大小煤山映入眼簾,早在供熱開栓前,齊齊哈爾市中信、龍建等供熱企業儲煤就已高達100%,相比之下,個別中小供熱企業卻被資金困擾。『煤價漲到快600一噸了,我們真的燒不起,也和大型供熱企業比不了!』一家私營鍋爐房負責人表示,已經在物價上漲、供熱不達標、熱費收繳下降的鏈條上惡性循環,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