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創三優 促發展]齊齊哈爾站前市場誠信為民
2010-12-25 13:31: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站前市場的鄉村笨豬肉攤位上擺滿新鮮的豬肉。
市民在站前市場的攤位前搶購豬肉。

  東北網12月24日訊 (記者 李倩) 『服務態度好,肉新鮮價格也合理的。我常來這買。』剛剛在齊齊哈爾站前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買完肉的朱大爺高興的說。齊齊哈爾站前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以下簡稱站前市場)將『三優』活動精神具體貫徹到市場的日常工作中。通過建立健全市場規章制度,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加強質量建設,強化管理。已經得到顧客和業戶的一致好評。

  站前市場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農貿市場。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的市場內共劃分有7大經營區。經營商品有海鮮、活魚、鮮肉、牛羊肉、乾調、果蔬等30大類上萬個品種。以活魚、海鮮、肉類、乾調批發為主項,以榛子、蘑菇、木耳為代表的綠色食品和純天然食品為特色,實施批發兼零售的經營模式,已輻射齊齊哈爾市七區九縣,外省市的黑河地區、吉林西部的白城地區、內蒙古和海拉爾地區,已成為黑龍江省西部地區農產品的集散地。年交易量24萬噸,交易額26億元。

  以前進市場『挽褲腳』 現在市場像『超市』 
 
齊齊哈爾站前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內景。記者 李倩攝
站前市場業戶張大爺的海鮮攤位。

  在站前市場賣海鮮賣了20多年的張大爺忘不了10多年前,顧客來老市場買菜都要先挽褲腳的情景,那時地面都是髒水不好走,夏天蚊蠅滿市場飛極不衛生。說起現在,老人一臉自豪的說現在的市場地上鋪了瓷磚,還安了空調,簡直就和超市一個樣。

  張大爺的感慨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現在的站前市場主體采用全封閉、鋼結構設計、經營區大理石防滑路面、不鏽鋼大攤床,公共衛生系統、24小時安全監控系統、廣播系統、LED宣傳、教育和培訓系統等,購物環境更舒心了,也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購物。

    站前市場經理王東透漏站前市場始建於1980年,當時只是一條街,商戶也不過幾十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市場遷移到現在的位置。2005年企業先後投資3000萬元對市場進行昇級改造。首先針對各經營區不同的經營特點進行裝修,鋪設了大理石路面和排水設施,改變了過去的晴天一層灰、雨天一腳泥的狀況。2006年到2008年又對活雞、酸菜、乾調等經營區進行增建和重新大幅度調整經營布局,安裝了電子監控設備、廣播系統、管理人員對講系統等。2009年9月到2010年7月重新調整了海鮮布局,擴大了海鮮經營攤位以及豬肉攤位等。

    據介紹,站前市場安排下崗再就業300餘人,每年拉動農戶8萬多人,共有攤位600多個。站前市場積極樹立市場形象打造企業文化,通過開展『三信三優』競賽活動,進一步在內強管理、外樹形象上下功夫,推進道德建設,增強了員工和業戶文明服務意識。業戶和市場的員工待遇是一樣的,逢年過節市場都發放水果和禮品,還經常組織員工和業戶一起春游。業戶張大爺激動的說:『工作環境好了,工作起來心情也就好了,自然服務態度就好。』

  『五星級誠信市場』讓百姓『吃得放心』

  站前市場經理王東說:『市場的發展光有良好的設施、良好的環境是不夠的,誠信服務、貨真價實纔是市場生存和發展之本。』

  近年來,站前市場確立了誠實守信、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逐步建立健全制度百餘條,擬定各種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從而規范了經營者統一著裝,並針對行業特點對經營者及從業人員驚醒系統培訓,同時還建立了經營者誠信檔案,一旦發現業戶銷售三無產品,將通過誠信檔案記錄其不良銷售行為並且市場將永不與其再簽約。

  為了保證老百姓能吃上放心肉,站前市場還建立了『綠色通道』。鮮肉必須經過綠色通道進入市場。保證攤位銷售的鮮肉都是手續齊全的合格產品。

站前市場的檢測員在對送檢的蔬菜進行檢驗。

  同時站前市場與市工商局共同購進價值達百萬的檢測設備。並聘請專業人員隨時對市場內銷售的生鮮食品進行抽檢。讓百姓買的稱心,吃的放心。

  『新年就要到了,站前市場將努力為百姓們提供更多鮮活奇特的產品。』市場經理王東這樣說。堅持誠信,站前市場不僅贏得了民心,還先後獲得2007年省『五星級文明誠信市場』、2009年省『文明誠信五星級市場』、2009年國家農業部的『第13批定點市場』等榮譽。 

站前市場的LED宣傳屏及豬肉綠色通道。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