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爾濱百餘臺車試水『公車公營』
2010-12-27 09:59:1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坤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公營出租車上道。

  車內安裝攝像頭。

  東北網12月27日訊 如果不是被連續拒載9次,一位86歲的老人,不會在終於坐上出租車之後,顫巍巍地掏出手機,堅持要給投訴熱線打一個表揚電話。

  一次又一次『劍拔弩張』之後,依然頻現的拒載、繞行或是強行拼客,在幾近-30℃的天氣裡,不斷撩撥著人們敏感而脆弱的神經。乘客與出租車司機之間無語的對峙、單純的投訴與監管部門的倡導,無法掩蓋出租車數量嚴重匱乏的事實,無法扭轉監管困局下的『自由運營』。

  事情終於出現轉機。重整出租車運營旗鼓的『公車公營』,對於哈爾濱市出租車行業存在十幾年的個體承包體制來說,猶如一場風暴來臨,以期重組監管主體,將企業對出租車的管理職能得以最大發揮,破解『頑疾』難治的命題。

  百餘臺公營出租車上道數日,以煥然一新的姿態,為哈爾濱的出租車營運,提出另外一種可能。其背後,3家公司的大膽試水與探索,正為哈爾濱市的出租車管理展開新的視角。

  ·新聞回放

  哈爾濱市計劃在本屆冰雪節之前增加1000輛出租車,並借鑒上海市出租車的經營模式,全面實行『公車公營』。市交通局出租汽車管理處向社會公開招標之後,11月17日,黑龍江龍運現代交通運輸有限公司、黑龍江省旅游汽車公司、哈爾濱泰克斯出租汽車有限公司分別獲得500臺、300臺和200臺的出租車經營權。

  近日,省旅游的100餘臺出租車已率先上道運營;龍運現代的近30臺車隨後陸續上道。

 


 

  公營出租車內備有驗鈔機。

 

  第一個『投訴電話』

  因為沒有被拒載而心懷感激的86歲老人,令省旅游汽車公司總經理高建章的內心五味雜陳。

  一名出租車司機應該怎麼做?那些曾被慢慢遺忘的答案,如今又回來了。

  12月20日,省旅游汽車公司100臺公營性質出租車上道第四天。

  黑ATV029號出租車司機程棟像往常一樣,在一群招手打車的人中首先尋找老人、婦女或是兒童。上車的是一位86歲的老大娘,要去太平橋附近的一家酒店過生日。路並不遠,但因為是堵車頻發區,老人之前已被拒載了9次。

  程棟親自為老人打開車門,途中頻遇堵車卻沒有一句抱怨,更沒有拼客,這令老人非常感動。於是,省旅游汽車公司接到的第一個『投訴電話』,竟使程棟成了哈爾濱出租車『公車公營』以來第一個受到表揚的駕駛員。

  『對我們來說,拒載是絕對絕對禁止的。』36歲的程棟此前從事過很多行業,也做過出租車司機。乘客上車時要說『你好』,下車時要說『請帶好您的隨身物品』,並幫助乘客拿行李———這是程棟踏入公營隊伍後學到的第一課。『一切像是久違了。』那些曾慢慢被遺忘了的習慣,卻成為公營出租車司機如今工作中的一個關鍵。

 


 

  車內高科技設備齊全。

 

  公營出租車的車內配置極具高科技特點。省旅游汽車公司采用寬敞的北京現代伊蘭特車型,龍運現代公司采用經濟實用的捷達車型,泰克斯公司用的是賽豹。所有公營車的棚燈采用大弧線設計,空駛時棚燈顯示為綠色『空駛』字樣,載客時顯示黃色『載客』。車內座椅全部是白色,衛生要求極為嚴格。車內安裝GPS監控系統,市出租汽車管理處隨時對車輛的狀態、位置、車速進行實時跟蹤。車內設置遠紅外攝像、監聽及錄音設備;方向盤下方有按扭,可以在突發狀況下連拍3張車內全景照片。這些,在保障司機安全的同時,也為乘客投訴提供了有力證據。

  同樣,公營出租車的投訴體系非常嚴密。如果被拒載、繞行、違價或強行拼客,乘客可直接投訴到企業。24小時的投訴熱線,接線員第一時間通知公司高層,被投訴的司機將立即被叫回調查。一旦投訴內容屬實,第一次通報批評,接受教育學習,並罰款500至1000元;第二次則直接解除運營合同。

  每家公司會派兩臺車輛,每天在路上對司機路檢路查。至於市民監督,龍運現代董事長、總經理王軍則有更好的創意:將向市民發放監督卡,市民出示後可免費乘車,一路監督司機運營服務質量。之後,司機可帶著該市民監督員的乘車票具回公司報銷。

  那些曾被市民期待的服務,也在慢慢回歸,比如電話叫車服務。省旅游汽車公司的24小時投訴電話,目前同時接受電話叫車,並免服務費。

  與其說讓公營出租車做服務樣本,不如說是以此為契機,重樹整個城市的出租車形象。上海出租車的服務是全國最好的,其管理模式正是『公車公營』。在王軍與高建章看來,同樣是最基本服務,作為率先上道的兩家公司,都在經歷一段相當艱難的嚴寒運營期,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的考驗。

  煥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正在使公營出租車受到各方關注。『私家車和行人有時還能給我們主動讓路。』龍運現代的出租車司機黃旭說,『等紅燈時,會有其他出租車司機向我們點點頭,他們的乘客也會搖下車窗,好奇地盯著我們看。』


 

  『歸公風暴』下的監管重組

  出租車重新姓『公』,對於哈爾濱市出租車行業十幾年的個體承包體制來說,猶如一場風暴來臨。

  高科技裝置、簽訂合同並交納保證金、司機與車輛上保險、強化培訓與監管力度———這些,令再次『歸公』的出租車管理新體系優勢顯現。

  在哈爾濱市現有的87家出租車公司中,周中和曾在其中一家規模很小的公司負責調度。『公司下面的車雖然不多,但很難知道這些車每天究竟是誰在開。』做了5年調度直至離開,周中和始終沒什麼機會把車主認全。

  首先搞清楚一個概念:『公車公營』。

  全國出租車行業主要有3種管理模式:上海模式,即『公車公營』模式,大眾等4家公司是出租車經營權的壟斷公司,公司與司機簽勞務用工合同,公司為司機繳納保險,除了日費(份錢)與油耗,剩下的是司機的工資;北京模式,駕駛員買斷承包企業的車輛,擁有車輛經營權,並向企業交納份錢;溫州模式,全部由個體經營。

  哈爾濱市現有出租車管理模式屬於北京模式。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哈爾濱的出租車公司不到20家,車輛不及4000臺,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實際上正是『公車公營』。司機成為單位職工,每晚不僅要回公司交份錢,還要將車停在公司接受安全檢查。很快,這種模式無法繼續維持下去了。不僅管理成本太大,常有司機偷換車內部件,或將車索性停在路邊,一個電話通知公司來取車,自己帶著沒交完的份錢消失了。

  這時,大小買斷出現了。有能力的部分司機出資獲得車輛經營權,自己變身車主。一時間,司機對車子愛惜了,不僅車況好,還乾勁十足。

  上世紀90年代末,出現一個轉折點。隨著打車市民的增加,哈爾濱市購進大批出租車,至2000年,車輛達到1.2萬多臺。一時間的供大於求,大量出租車被閑置。很多公司只好將車以幾近當初承包價的價格賣給車主,這就是當年一度出現在我市的快速包車買斷。車主成了出租車公司的『股東』,並自主招聘司機,形成某種意義上的私有化。

  一個不算是業內『潛規則』的規則是,許多車主的身份是個人或私營企業者。企業對車主即使進行培訓,也往往流於形式。有的車主買車只是為了投資,很少自己開車營運,而是層層轉包給他人,收取承包費。轉包過程中,甚至出現一個新的分利階層:中介人或中介公司。周中和告訴記者,現在上道的很多出租車司機是流動人口。車主將車輛托付給中介,一臺車甚至可以出現三層、四層轉包人,被稱為『賣手腕子的』。層層轉包下,承包費用自然層層加碼。那些油補等政策補貼也不會被這些司機獲得。在機動車驟增與天氣造成的交通壓力下,為了跑活拉錢,拒載、挑客、繞行、違價與強行合乘便隨之產生了。


 

  1.2萬輛,這是一個令人熟悉的數字。10年前到現在,甚至在全國極為罕見的是,哈爾濱的出租車沒有增加任何運力,有限的運力令出租車行業成了徹底的賣方市場。

  相反,經過多年的變革,全市出租車企業數量猛增,大大小小的出租車公司卻喪失了對車輛真正的管理權,並同樣令管理部門顯得被動。國務院早在2004年就下發通知規定『堅決制止企業利用出租汽車經營權,以車輛掛靠、一次性「買斷」等方式轉嫁投資和經營風險,牟取暴利』。2007年,我市曾明確要求企業與車主之間為『承包關系』,不許個人買斷。但實際上,承包與買斷性質無異,在車輛運營管理效果上也無異。車輛一旦被承包出去,只有份錢是看得見的,至於誰在開車,運營風險與服務質量如何,公司並不關心。監管部門對企業和司機的管理也是脫節的。

  實際上,這種私有化與溫州模式已有諸多相似。『城市交通公共事業是否應該完全市場化?這是個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市出租汽車管理處副處長蔣興認為,買斷出租車營運權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一定合理性。但出租車作為關系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資源,這種完全市場化已到了反思之時。

  事隔30年,哈爾濱市借鑒上海模式,重新回到『公車公營』———企業作為出租車經營權的承包者,實行公司化經營管理模式,公開招聘司機,對車輛及司機具有管理權。司機與企業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後,公司為司機保5險、為車輛上保險,並向司機收取2萬元運營服務保證金,如果運營期間沒出現問題,合同解除或期滿後返還。

  此次負責公營出租車的3家公司有幾個共性:國有客運道路交通運輸企業,有豐富的車輛管理經驗;注冊資金在8000萬元以上;格外注重服務行業培訓和企業文化。3家企業成為管理主體後,對司機及車輛有直接責任。這種模式,有望降低司機運營服務所可能出現的糾紛,令出租車投訴管理體制得以有效運行。

  『公車公營』將成為今後全市出租車經營體制的范本。蔣興告訴記者,隨著現有承包形式的出租車經營權陸續到期,管理部門將逐步收回車輛經營權,以招標形式對出租車公司承包,不允許公司再將車發包給個人。

  的哥『收編』的難與易

  在逐步推進公營的過程中,習慣了一身『自由』氣的司機,勢必要把公營模式與個人承包的待遇相比較。

  龍運現代始終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用更優越的待遇來『收編』。

  『合同簽完,有幾個老司機笑呵呵地問我:「拼個客啥的不行啊?」』在王軍看來,『公車公營』的第一個挑戰對象,正是的哥長久以來的『自由化』。

  走訪中,應聘3家公司的絕大多數司機,此前都曾從事過多年的出租車司機工作,運營經驗豐富,一些『習氣』同樣根深蒂固。

  『公司只負責收錢,至於培訓,也就是一些特殊節日期間意思一下。』很多的哥認為,出租車司機沒有歸屬感。『那種培訓也不過就是把我們叫到一個屋裡講幾句,讓我們好好開車,別違章。這些用不著培訓,很多司機根本不來參加。』

  『要從根本上扭轉他們的散漫意識,強化培訓是最基本的硬件。』蔣興告訴記者,3家公司在司機上道前,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特色培訓:龍運現代注重培養員工的感恩意識,進行了多次傳統文化和道德培訓;省旅游汽車公司有兩個專業培訓室,能同時容納200人,每月兩次培訓,定期考核與評分。司機每周都要回公司報到一次,統一打開車蓋,由專業人員集中檢查車容、性能、安全等維護情況。同時,獎懲機制已在3家公司形成。

  令龍運現代感到欣喜的是,像司機南迪等很多招聘來的員工,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半數大專以上。嚴密的企業理念吸引了更多人纔。


 

  習慣,是可以在反復中被慢慢改變的。

  另一個現實問題更被這些司機所在意,那就是與其他出租車司機的待遇比較。某種程度上說,出租車行業已經成為哈爾濱市高利潤行業,車主如果自己也拉活,一個月可淨賺1萬元。『現在是拉活最好的季節,即便是「賣手腕子」,一個月6000元也能輕松賺到。但有個前提:得拼客,不能碰上堵車。』龍運現代的司機黃旭說。

  公營出租車每天交的日費是230元(白班140元,夜班90元),與『賣手腕子』的所交份錢差不多。不過,『賣手腕子』的相對自由,有事可找人替班,油費自付,車輛維修費由車主承擔,有的還能1個月享受一兩天免份錢的優惠。

  公營出租車司機需要自行承擔車輛維修費。一輛車實行主(白班)副(夜班)班工作模式,主、副班司機都可獲得所有政府優惠政策,比如油補。『一個月能賺4000元左右。』黃旭為記者粗略算出一筆月工資。『挺多司機覺得不合適,聽了就咧嘴。實際上,車主當初的車輛承包費就要一次性交10多萬元,車主和「賣手腕子」的還沒有保險。』在3家公司的應聘現場,很多司機有著強烈的為政府『打工』的意願,因為這種工作模式讓他感到穩定。

  『以前工作總感覺沒有保障。』省旅游汽車公司車隊長王貴濱從國企下崗多年,心裡卻仍念念不忘曾經的工作。『我本科畢業,下崗後做過很多職業,也做過出租車司機。當時挺不想乾,覺得社會地位低,有些丟人。』幸運的是,省旅游在王貴濱曾工作過的單位了解情況後,不僅對下崗職工優先照顧,還讓王貴濱當隊長,充分發揮其領導能力。『重新回到國企,是我想都沒想過的。』現在,王貴濱覺得,做一名出租車司機同樣光榮。

  穩定的工作,不僅僅是因為保險。

  拿下公營出租車經營權時,經營權出讓費、車輛與車內裝備費用加起來,龍運現代每臺車在18萬元,總投資近1億元;省旅游汽車公司每臺車20萬元,總投資600萬元。3家公司具有相當雄厚的經濟實力,龍運現代對司機的合同期是8年,省旅游汽車公司是5年。很多司機表示,簽了合同,心裡覺得踏實。

  關於優惠待遇,龍運現代有更豐富、更具特色的優勢:將今年12月25日至明年1月25日作為優惠活動月,其間簽訂合同(並完成培訓)的駕駛員,公司給予日費優惠,即雙班制執行210元/車/天;主班制執行200元/車/天。所有上道車輛在明年1月5日至1月15日期間日費全免,可為司機省2000多元。此外,公司還為司機承擔二環費。

  如何切實減輕司機壓力,這是承擔500臺營運任務的龍運現代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在全市推行公營體制,不能靠3家公營出租車公司的單打獨斗,我們需要更有力的支持。』

  上海媒體曾報道,為迎接世博會,上海增加2000輛出租車,卻苦於找不到司機。與此同時,上海黑車依舊猖獗。高強度的工作帶來的收入,沒能讓司機滿意。

  哈爾濱市出租車公營之路,任重道遠。


 

  『公交公營』的思路拓展

  哈爾濱市公交車管理能否借鑒公營出租車管理思路,同樣值得思考。

  出租車的打車難,除了司機主觀上的惡意拒載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運力的匱乏。這種供不應求背後,同樣折射出公交車運營方面的諸多問題。

  『公交車如果能好坐一些,打出租車的市民自然會減少。畢竟,公交車的運載量比出租車大得多,且更多人是承受不起經常打車的。』近日,記者走訪氣溫突降後的公交車站,很多寒風中苦苦等待的市民這樣認為。

  走訪中,一些民營公交線路的調度告訴記者,由於冬季公交車司機緊缺,一些線路不得不閑置部分車輛,導致出車率降低。這種『司機荒』恰恰是因為待遇低、風險和勞動強度大,不能簽訂長期勞動合同,且司機沒有保險。

  出租車重新『歸公』,社會各界拭目以待。龍廣在線論壇一些網友同樣認為,『公車公營』模式屬於經營制度范疇,並不是說搞公營的企業必須是公有性質。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可以實現。

  同樣,公交車能否『歸公』?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楊認為,公交車是一種准公共產品,同樣關乎廣大百姓切身利益,具有更強公益性質。相比出租車的流動性與出租車司機的復雜性,公交車在運營上應該更容易實現『公營』。

  近年來民營公交車的經營卻陷入窘迫。不僅沒有享受到國家補貼,還開始被收取各種管理費,令原本生存艱難的民營公交車雪上加霜。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必然導致民營公交車企業背離公益性。

  事實上,公交車比出租車具有更強的姓『公』歷史背景。民營公交只是一個特定時期的特殊產物。董鴻楊認為,目前,全國都在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導公交優先,回歸公交車的公益性。哈爾濱的民營公交企業迫切需要政府的扶持。這不僅利於公交品牌化經營,更有利於提高公交運營質量,維護司機合法權益,利於解決運營糾紛。不僅能真正緩解市民乘車難,也利於帶動城市發展。

  公營出租車24小時投訴服務熱線:

  龍運現代:

  0451-88948001

  省旅游汽車公司:

  0451-8228221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