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9日訊 近日,記者從市民政部門了解到,為保證城區困難群眾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助,牡丹江市各部門積極簡化救助程序,通過牡丹江市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軟件系統,實行『一站式』服務,實現了住院救助一個窗口同步結算。此外,牡丹江市還將取消救助病種限制、提高救助比例,大大降低受助對象的求醫門檻。
據介紹,新政策將在2011年1月1日起正式運行。根據牡丹江市實際情況,定點醫療機構暫定為市一院、市二院、市腫瘤醫院、市心血管病醫院、市中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和黑龍江省牡丹江神經精神病醫院等七家醫院。醫療救助將實行屬地管理,救助對象為市區內持有常住戶籍的城市低保對象、農村低保對象、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優撫對象(僅限市中醫院)。
據市民政部門介紹,原來醫療救助的標准按照支出額度,分25%、30%、35%三個比例進行救助,並只對14項重大疾病進行救助。政策調整後,對住院治療的城鄉低保戶,將不設起付線,取消救助病種限制,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或新農合報銷後,個人自付部分一律按40%比例給予救助,對城市低保對象中的『三無人員』及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醫療救助比例提高到60%。救助對象全年累計救助封頂線由過去的6000元提昇至8000元,醫療救助金額由定點醫院從個人自付部分直接扣除。
同時,住院救助實現一個窗口同步結算,市財政部門和民政部門預撥各定點醫療機構一部分救助資金。各定點醫療機構支付的醫療救助資金按月進行結算。每月月末定點醫療機構將城鄉低保、五保家庭的費用清單和相關救助手續報市民政部門,經市民政部門和市財政部門審核無誤後,由市民政部門撥付救助資金到定點醫療機構指定賬戶。
市民政部門強調,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准入和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確定的范圍內選擇。各級衛生部門將加強對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規范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行為和基本藥物目錄、診療目錄的使用,鼓勵並引導定點醫療機構優先、合理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和適宜診療技術,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對不按規定目錄用藥、診療以及提供醫療服務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城鄉醫療救助基金不予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