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1日訊 『十一五』期間,我省企業審計針對全省經濟發展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把推進全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改善企業外部發展環境作為加強和改進審計工作的重點,積極開展國有企業財務收支審計、法定代表人經濟責任審計、績效審計、行業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等,取得了較好效果。2006年至2010年10月,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共審計、審計調查單位682個,查出違規問題資金118億元。
財務收支審計
為國企發展保駕護航
多年來,我省開展財務收支審計,檢查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嚴肅查處各種弄虛作假行為和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為國有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5年間,先後三次接受審計署授權項目,整合省本級及地市審計力量,對中直煙草企業、郵政企業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挖掘問題產生的根源,從制度完善、制度執行、堵塞漏洞、提高效益等方面向企業提出整改意見,促進了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
此外,各級審計機關的經貿審計還選擇重點行業、企業及重組、租賃、破產企業開展了一批著眼於效益的資產、負債、損益審計,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促進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
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我省開展國企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揭示重大經營決策及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增強管理意識、責任意識和效益意識,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5年來,全省共完成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205項,查出違規問題資金66億元,其中負主管責任65億元、負直接責任1.5億元;管理不規范資金44.6億元;查出涉嫌經濟犯罪案件2起、涉案金額92萬元。
通過經濟責任審計,進一步增強了企業領導乾部履行經濟責任的意識,從制度層面促進了國有企業加強管理,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行業和專項審計調查
為宏觀決策提供依據
認真開展行業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為領導宏觀決策提供可靠依據。5年來,全省開展了專項資金、重點行業、企業績效等多個審計調查項目,取得顯著成效。2007年省本級組織完成了省某監督管理系統效益審計調查和某礦業集團公司效益審計調查。審計資金總量484億元,提出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審計建議10條,被審計單位和政府有關部門采納。
2008年,開展了2005年至2007年省某項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及投入項目運營情況的審計和審計調查,揭示在資金管理使用上存在的問題。2009年省某項發展專項資金預算分配時,審計建議得到充分重視。省級財政安排某項發展專項資金1.8億元,超過了前三年財政投入資金的總和。
減輕企業負擔審計
確保經濟發展良好環境
開展減輕企業負擔審計,規范秩序、淨化市場,確保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5年來,全省以『進一步優化企業發展環境』為目標,把企業治亂減負與發展經濟、優化環境、構建和諧社會緊密結合,全面推進了企業治亂減負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把減輕企業負擔作為經常性審計內容,形成制度化。把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行業財務收支審計,維護民生和節能減排環保等方面的專項審計與企業治亂減負工作緊密結合。對已經查出的『三亂』問題采取了『回頭看』的方式,跟蹤檢查審計建議是否得到有效落實。今年1月至10月,在全省已審計的1058個企業中,查處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金額50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