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沈八村 現代農業催生新型村莊
2010-12-31 09:21:2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雪梅 姜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用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院裡停放的大型農業機械。

  黑龍江新聞網訊 寒冬時節,哈爾濱市呼蘭區大用鎮沈八村,村頭一望無垠的黑土地已被皚皚白雪覆蓋,但綠色有機雜糧食品基地和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大牌子,仍能讓我們清晰感受到現代農業發展的脈動。

  大用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院內停放的一臺臺大馬力的農業機械,向人們展示著這是一個走土地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發展之路的新型村莊。

  沈八村,呈現給記者的是一個又一個的驚喜。

  傳統向現代跨越

  『村社共建』走出農業轉型之路

  『沈八村能有今天,多虧有「老林」這樣的能人。』村民們說的『能人』就是沈八村村民、大用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社長林永明,他還有個身份是沈八村黨支部副書記,村民們更願意稱他為『林總』。正是依托大用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沈八村取得了跨越發展,以『村社共建、一體發展』為主要內容的『沈八模式』應運而生。

  沈八村地處松嫩平原,是有機食品天然生長的基地,但該村歷史上是一個以傳統農業為主、土地分散經營為主的偏遠村、貧困村。沈八村的轉機開始於2003年。

  『那年我和幾個農機大戶成立了大用農機合作社,2007年真正成為獨立市場經濟法人。合作社實現了分工分業,把一部分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林永明自豪地說:『現在合作社有入股社員121戶,2009年實現產值7950萬元,社員土地保底分紅每畝400元,另有每股利潤分紅48.5元,村民人均年收入8200元。』

  『我們家的20多畝地都交給「林總」了,一年有9000多元的收入,不僅輕松了,還能騰出時間乾點別的。』村民歐陽民現在在村子裡開了一家農資商店,小店經營得有聲有色。

  被『解放』出來的村民有在外打工的,也有不少在合作社『上班』的。村民常業波和愛人就是這樣的『上班』一族,倆人都在合作社的米廠打工。『一個月我倆在合作社就能掙兩千多元錢。』常業波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林永明信奉一句話『實現夢想是種能力』,他和全村人一道,用行動證明了能力,實現了夢想。目前,通過入股、租賃和訂單生產形式,合作社流轉經營土地4.5萬畝,輻射帶動4鎮10村1630個農戶,集中連片發展有機雜糧生產,以有機環保為原則,統一調度、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技術、統一機耕,全社現有大型農機94臺(套),基本實現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被確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

  從摸索前行到規范發展,合作社憑借合作化的機制優勢、規范化的管理方法、產業化的發展模式、市場化的經營理念,正逐步發展成為集有機食品種植、加工、銷售以及良種繁育、生物有機生產於一體的大型經濟實體。


  延伸產業鏈條

  科技支橕擺脫『靠天吃飯』束縛

  現代農業以先進的生產理念、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與傳統農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科學、現代』是沈八村留給記者最深刻的印象。

  周岩是大用現代農機合作社數控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她工作環境的現代化程度是有些城裡人也難以想象的。『米廠、有機肥料廠、包裝車間的工作情況在大屏幕顯示下清晰可見。』周岩說:『在耕種季節,攝像頭會和農業機械連接,部分田地裡的耕種情況數控中心一目了然。』

  現代的還有合作社的實驗室。『有了這個實驗室,我們自己可以育種、還可以測土地的各種有機質含量。』林永明舉了一個例子:『比如40號地需要種大豆,在種地之前我們就測土配方,根據測出來的結果施肥。為此我們還聘了幾位大學生當化驗員,種地是要講究科學的。』

  正在籌建的水稻催芽工廠也是智能的,5萬畝水稻籽將在這裡統一催芽,而溫度是電腦控制的。

  在現代科技引領下,沈八村擺脫了農業『靠天吃飯』的固有束縛,農村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的框架初具規模,現代農業的發展前景讓人欣喜。

  現在,以有機雜糧生產為基礎,合作社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向上建有育種研究所、生物有機肥料廠;向下建有無菌加工車間,生產的大米、小米、高粱米等35種食品,全部通過AA級有機食品認證,並取得了北京、上海等地超市的進入資格。同時『禾下土』品牌也逐漸被人所熟知。


  打造『田園新城』

  農民溫飽富裕後的精神家園

  沈八村村委會前,一棟高樓正拔地而起。

  村民都盼著搬進新樓。『你看我這商店的溫度,多冷,就這一年光燒煤還得6000多元錢呢,等搬到新樓,集中供熱就暖和了。』歐陽民說自己報名要的是一樓,搬進新樓後接著開農資商店。

  林淑霞大娘說兒子也報名要新樓了,『樓房多乾淨呀,聽說搬上去以後集中供熱燒的是秸稈塊,還交不了多少取暖費。』

  飲水思源,反哺鄉土。合作社與沈八村合力推進社村一體化發展試點,興辦社村公益事業,先後投入950多萬元,硬化道路、修建排水溝,興辦自來水工程,安裝太陽能路燈,建設『五保家園』,闢建5000平方米的休閑健身廣場、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等,使村莊面貌發生了巨變。

  自從有了科技文化綜合活動室,大伙經常來這裡娛樂,打打乒乓球、臺球,村民趙勇說:『健身鍛煉,活動活動筋骨,這在以前哪敢想呀!』

  村委會一樓掛著醒目的村務公開欄,上面政務公開、債權債務、財務決算等一應俱全。沈八村堅持每季度公布一次村務財務,做到事事公開,讓群眾滿意。

  林永明的夢想還在延續。『下一步我們要徹底改善村內外環境,建設綠色生態村屯,以後還要大力發展農村非農產業,如糧食深加工、綠色蔬菜脫水等。』

  目前,『田園新城』的規劃已經完成,沈八村的未來在『田園新城』規劃書上得以呈現:國家級農田實驗重點區、省綠色產業發展標榜示范區,一個水、田、林、園、城有機融合的新型沈八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閃亮登場』。

  記者點評

  從一個貧困村到一個富裕村,跨越之大令人感嘆,沈八村的巨變來源於農機合作社引領下的現代農業的大發展。

  合作社助推了農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標准化、科技化和產業化,有效克服了小農戶分散經營與現代大農業發展的矛盾,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

  大打『沈八模式』創新牌,『村社共建、一體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心劑,走出了一條『以社帶村、以村促社、村社互利、共同發展』的成功之路。

  雖然『沈八模式』還僅僅是一種嘗試和探索,但其成功之處值得肯定,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和推廣價值。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