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記者 岳雲雪)1月6日,哈爾濱市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電信詐騙犯罪常見的幾種作案手法,提醒廣大市民加強防范。
涉及銀行卡詐騙型
犯罪分子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手機短信通知被害人銀行卡消費、透支或電話欠費,如被害人有疑問,犯罪分子提供或轉接相關電話,在不同階段分別冒充銀行服務中心、公安局、檢察院或法院等工作人員,謊稱該銀行卡被復制盜用,涉嫌販毒、洗錢、走私等犯罪。犯罪分子取得被害人信任後,往往采取以下三種方式進一步實施詐騙:一是命令被害人將所有銀行卡存款直接轉存到對方指定的所謂安全賬戶中後被提走現金或轉賬劃走。二是通過手機指令被害人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的操作,實際上被害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轉賬業務,將銀行卡內存款直接轉入犯罪分子賬戶中。三是在電話中獲取被害人相關密碼,通過網上銀行將被害人銀行卡中存款轉賬劃走。
虛構中獎型
犯罪分子以公司慶典或新產品促銷抽獎為名,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手機短信的形式通知被害人中了大獎,被害人一旦回復,便稱兌獎必須事先另外交納個人所得稅、手續費等,否則不予兌獎。被害人向犯罪分子指定賬戶繳納所謂費用後即被詐騙。
冒名客戶更改銀行帳號詐騙型
犯罪分子發布格式短信,內容為『銀行帳號已改,請將款匯到某銀行帳號XXXXXXXXXXXX,戶名XXX』,手機用戶誤以為是自己的客戶發來的,便將貨款匯至這個賬戶被騙。
虛構事故冒名詐騙型
這類信息以綁架、交通事故、住院、日常生活費等名義不斷翻新。一是犯罪分子通過盜取被害人家庭成員、親屬的相關信息,反復騷擾或通過某種手段致使被害人家庭成員或親屬關機,利用這個時機,以醫生或警察名義給被害人打電話謊稱其家庭成員或親屬因生病、車禍住院搶救,甚至謊稱遭到綁架,讓被害人將錢匯到指定賬戶實施詐騙。二是通過各種手段取得相關手機用戶的個人信息後,冒充被害人友人加以情感聯系,後以路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急需用錢為由,騙被害人將錢匯到指定賬戶。三是發送格式短信,內容如:『爸媽,我的錢包和身份證件被盜,請匯款xxx元到我朋友的XX的帳號上,戶名:xxx』。
退稅退費詐騙型
犯罪分子發送手機短信,內容如:『尊敬的客戶,國家金融財政中心有政策要退還汽車購置稅或房產稅,請速與我們聯系,號碼XXXXXXXXX。』在此類騙術中,犯罪分子可能掌握了車主或房主的手機號、姓名、車型或房屋等信息,然後冒充稅務局工作人員,給一些購車或購房用戶打電話發短信,稱可退購車稅或房產稅,然後以便民為由要對方到ATM自動取款機上在其誘導下進行轉賬操作。
銷售廉價違法物品型
犯罪分子發送手機短信,內容如: 『本集團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車(桑塔納、本田、奧迪、帕薩特等)在本市出售。另高息貸款、防身武器。電話XXXXXXXXX。』此類騙術是利用被害人貪圖便宜的心理,謊稱有各種海關罰沒的走私品等物品,可低價郵購,先引誘被害人聯系,之後再以交定金、托運費等名義進行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