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7日訊 電話中的謊言,讓被害人稀裡糊涂地匯出了數千、數萬乃至數百萬元的巨款。這種看似簡單的電信詐騙圈套,因其設計精巧、環環相扣而連連得手。近期,我市警方開展專項行動直擊電信詐騙,在50天的時間裡,破案百餘起,涉案金額400餘萬元。
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警方公布了電信詐騙常用的6種手段,提醒市民冷靜防范。
被忽悠182萬『蒸發』
去年11月2日9時許,香坊區暫住居民白某在家中接到號碼為000196852202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北京市通縣公安局工作人員,說白某的一張銀行卡在北京市通縣惡意透支15800元,並且被害人的身份證被人利用進行販毒、洗錢等犯罪,涉案金額達600萬元,『公安機關』要凍結其資金。對方隨後把電話轉到『法院』一個姓汪的主任處,此人告訴被害人必須將所有賬戶資金轉移到安全賬戶內。
按照對方要求,白某到銀行新開了銀行賬戶並辦理了網上銀行業務,然後將原賬戶內的182萬元轉到新開的銀行賬戶內。被害人回家後按照對方留的電話號碼與對方聯系,在電話中告訴對方網上銀行的序列號和隨機驗證碼,並用電話輸入了原始密碼和更改後的密碼。而在之後,白某發現182萬元被轉走。
案發後,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和香坊公安分局成立專案組,先後趕赴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廣東省、湖北省、河北省10餘個地市。去年12月26日,民警在河南省新鄉市一個招待所裡將流竄到當地正在作案的7名嫌疑人抓獲。目前,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在逃,公安機關正在全力追捕。
『領導推銷』下屬損失10萬
去年11月30日,一名自稱是李某領導的男子給李某打來電話,向其推銷限量版紀念章。李某最初婉拒了『領導』的『好意』,對方很不高興,要求李某必須購買,每套16800元。李某擔心惹怒『領導』,最後按照對方要求向指定銀行卡匯款10萬餘元,事後發現被騙。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成立專案組,根據線索前往武漢,最終鎖定嫌疑人在武漢市江岸區。12月16日,專案組在武漢市江岸區某招待所307房間將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當場搜繳作案用銀行卡16張、手機卡30餘張及部分贓款。
6種騙人招數須提防
警方昨日公布了6種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提醒市民遇事要冷靜分析,不要上當。
1.涉及銀行卡詐騙型。犯罪分子通知被害人銀行卡消費、透支或電話欠費之後轉接電話,在不同階段分別冒充銀行服務中心、公安局、檢察院或法院工作人員,謊稱該銀行卡被復制盜用,涉嫌販毒、洗錢、走私等犯罪,之後指導被害人匯款或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從而獲得銀行卡密碼盜取卡內存款。
2.虛構中獎型。犯罪分子以公司慶典或新產品促銷抽獎為名,電話通知被害人中了大獎,被害人一旦上鉤,便稱兌獎必須另外繳納個人所得稅、手續費等進行詐騙。
3.冒名客戶更改銀行賬號詐騙型。犯罪分子發送內容為『銀行賬號已改,請將款匯到某銀行賬戶』的短信,手機用戶誤以為是熟人或客戶發來的,便將錢款匯至騙子的賬戶。
4.虛構事故冒名詐騙型。騙子用綁架、交通事故、住院等不斷翻新的名目,以醫生或警察名義給被害人打電話,讓被害人匯款。或者獲得手機用戶個人信息後,冒充用戶的親友『借錢』。
5.退稅退費詐騙型。犯罪分子發送『尊敬的客戶,國家金融財政中心有政策要退還汽車購置稅或房產稅,請速與我們聯系』類似內容的短信,之後冒充稅務局工作人員,誘導被害人在自動取款機上轉賬至騙子賬戶。
6.銷售廉價違法物品型。犯罪分子發送『本集團有九成新套牌走私車在本市出售。另高息貸款、防身武器』類似內容短信,利用被害人貪圖便宜的心理,以交定金、托運費等名義進行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