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7日訊(李華虹 方若冰 見習記者王蕊)『進入青春期發育的孩子們容易出現身材矮小的情況。家長們應注意及時掌握孩子的骨齡,了解孩子的青春期發育情況,及時到醫院用藥就診,把握最佳的治療時段。』哈醫大二院兒童保健科於立君教授介紹說。
寒假即將來臨,哈醫大二院兒童保健門診火熱起來。家住哈市的李女士就一直為孩子的身高發愁,女兒12歲了,但身高還不足140cm,每次在學校看到女兒站在同學中矮人一頭,李女士心裡特別不是滋味兒,每天都絞盡腦汁給女兒做各種好吃的飯菜,可女兒的生長始終『慢半拍』。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李女士擔心進入青春期後女兒更難長高。近日,女兒剛剛考完試,李女士就立刻帶她來到哈醫大二院兒童保健科諮詢。
在為李女士的女兒測了『骨齡』後,於立君教授發現孩子骨頭的『年齡』已經到了14歲,比實際年齡還要大兩歲。於立君教授告訴記者,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重,不少已經十二、三歲的孩子身高卻停留在十歲左右。而在身材矮小的兒童中,最應該注意那些已經進入青春期發育的孩子們。
據於立君教授介紹,骨骼年齡,簡稱骨齡,是由兒童的骨骼鈣化程度所決定的,因為骨齡能較精確的反映人從出生到完全成熟的過程中各年齡階段的發育水平,在內分泌疾病、發育障礙、營養障礙、遺傳性疾病及代謝性疾病的分析與診斷方面,骨齡更具重要作用。
骨齡對於判斷孩子的生長潛力至關重要。據於立君教授提醒家長們注意,對絕大部分女孩來說,月經初潮來臨表示身高的快速增長期已經結束;若孩子初潮已經來臨1.5—2年,那麼孩子的身高增長不會超過1-2cm;這樣的孩子,可能生活中實際年齡只有11-12歲或12-13歲,家長誤以為孩子還能再長高,可事實上這樣的孩子骨齡已經達到14-15歲,骨?幾近閉合,不用藥物治療,終身高的改善不會超過1-2cm。而對於男孩子來說,若已經變聲長胡須,那麼青春期發育至少半年以上,孩子的骨齡至少達13周歲,若身高不足150cm,則成年身高很難達到17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