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10日,哈爾濱市政府通報了今年哈爾濱市惠民行動項目,最後經過征求民意,經哈市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2011年哈市惠民行動項目共八個方面、40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05億元,比上年計劃投資增長28%。
拆遷棚戶區360萬平米
在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方面,拆遷改造棚戶區360萬平方米,回遷2.6萬戶。改造農村泥草房4萬戶;建設100個造林綠化示范村屯。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戶2000戶;提供經濟適用住房4000套,為1000個困難家庭提供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開工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0000套;利用公積金沈淀資金為保障性住房提供貸款15億元。改造舊有居民庭院500個;改造社區休閑健身廣場50個。新增城區集中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停用分散燃煤小鍋爐60臺;並網改造無供熱住宅11萬平方米。
昇級改造130項道路工程
在完善城鄉基礎設施方面,實施道路昇級改造建設工程130項。完成陽明灘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擴建工程。開工建設農村公路500公裡,竣工通車300公裡。新增、更新城市公交車輛300臺;增加、調整公交線路10條。實施『天眼』工程三期建設,建設公共點位監控設施778個,建設居民區監控設施342個、安裝監控頭1710個;闢建完成10000個停車位。改造二環區域內土路巷道56萬平方米。新建、改造標准化農家店400個;完成潤恆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檢測分中心建設,實現城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執法全覆蓋。建設40個社區示范公益房;建設30個『減災示范社區』。
安置9.4萬人就業
在拓寬社會就業渠道方面,落實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政策,對11萬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會保險補貼資金2.4億元。對6000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創業培訓,受訓後創業成功或自謀職業人數在30%以上;落實就業見習崗位6000個。安置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9.4萬人;實行零就業家庭托底式安置,確保全市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培訓殘疾人800人,安置殘疾人就業550人,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就業200人。
年交135元就能入醫保
在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方面,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將城鎮居民門診就醫納入統籌金支付范圍。在呼蘭區、巴彥縣實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准除每人每年270元檔次外,增加每人每年135元檔次;降低城鎮居民中困難人群醫保個人負擔;落實新版《藥品目錄》,甲、乙類藥品分別增加53種和257種。啟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制定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政策,使城區農村高齡特困、空巢獨居老人享受到政府發放的居家養老補貼;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10個;建設1處設施完備的老年人宜居社區。
新建4所中小學校
在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方面,新建4所中小學校;改造城區8所薄弱學校。加強學校軟硬件建設,使80所義務教育學校達到標准化。向城區1000名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在校生發放助學金;向1.3萬名城區義務教育階段經濟特別困難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發放助學金;向2.5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費;向3萬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放助學金。完成800所城鄉學校間的對口支援工作。
擴建兒童醫院內科樓
在健全醫療衛生體系方面,實施院縣(市、區)合作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工程,使6個縣(市、區)人民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以上綜合醫院標准。擴建市兒童醫院內科病房樓。將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投入標准提高到20元;在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率銷售;提高社區居民患慢性病人群管理水平,對社區居民中患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隨訪,患者管理率達到85%以上。
免費幫困難群體打官司
在加強弱勢群體救助方面,元旦、春節期間為市區低保對象、低收入困難家庭、低收入家庭共計14.6萬人發放節日補貼1454萬元。對116個貧困村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實現整體脫貧;完善革命老區100個村屯飲水安全工程;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24處。免費為貧困殘疾人提供6項醫療救治服務。為100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危房改造;對城區70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設施改造。免費為百萬已婚育齡婦女進行生殖健康普查;免費治療貧困家庭脣?裂患兒100名。為經濟困難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無償代理訴訟及非訴訟案件2000件;為弱勢群體減免公證費120萬元。
建設哈爾濱音樂廳
在豐富文化娛樂生活及全民健身方面,實施群力新區金河公園三期工程;建設哈爾濱音樂廳。完成2區8縣(市)城鎮20萬用戶雙向網絡改造和數字化整體轉換。建立社區圖書館分館2個;安裝健身路徑1400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