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10日從黑龍江省伊春市環保局獲悉,2010年伊春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繼續保持2009年的水平,達到361天。一級(優)質量標准天數增加28天,達252天,空氣質量繼續在東北地區保持領先。
中國北方地區冬季取暖主要以燃煤為主,黑龍江省部分地區的供暖時間甚至長達半年之久,造成一些城市大氣污染問題突出。伊春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地處小興安嶺腹地,擁有森林面積300多萬公頃,素有『中國林都』的美譽。
統計顯示,2010年,伊春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准以上天數為361天,達標率98.9%,其中一級(優)質量天數達到252天,二級(良)質量天數達到109天。
近年來,伊春市在禁伐珍貴樹種並大幅調減木材產量的基礎上,還大力推行『藍天工程』。用清潔能源替代燃煤,有效減少二氧化硫排放,並與電力、鋼鐵等行業企業簽訂目標責任狀,對減排工作逐一落實督辦。
中國政府近日決定從2011年起,在面積最大森林大小興安嶺停止砍伐已經長成可以利用的樹木,並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恢復東北地區生態屏障。同時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生態旅游等產業,實現國有林區從木材取材到生態保護的全面轉型。
伊春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地處小興安嶺腹地,擁有森林面積300多萬公頃,森林覆被率達82%,素有『中國林都』的美譽。目前,伊春的森林生態旅游已形成品牌效應。特別是在夏季,伊春市區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2.7萬個,被譽為『森林氧吧』。
責任編輯: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