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年味越來越濃,哈爾濱市民們也開始籌備年貨,一些郊縣農村的養殖戶家中格外熱鬧,一撥又一撥的城裡人有的通過朋友聯系,有的通過網上組織『團購隊』,越過市場,直接趕往農村『淘年貨』,選購家豬、笨雞等農產品。這些農產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小笨雞已經漲到100元一只。
『我養了三十來頭笨豬,現在就剩下5頭了,都被買走或者預訂了,』提起城裡人到農村買『笨豬』,賓縣鳥河鄉白石崗的養殖戶老趙別有一番感觸,『城裡人買笨豬,下手越來越早,剛進臘月,就已經來了好幾撥。』
老趙告訴記者,8年前他開始養豬,都是飼料喂養,出欄快。一次,經朋友介紹,家住哈爾濱的李先生找到老趙,要買一頭笨豬,老趙把自家飼養的准備春節吃的一頭家豬賣給了他,並且幫著宰殺了,李先生帶著分割好的豬肉滿意離去。老趙接過一沓錢,一下『想明白了』———笨豬能賣出好價錢。此後,他一邊養殖『飼料豬』,一邊養了十幾頭只吃玉米、豆餅的笨豬。但笨豬受歡迎的程度,讓老趙後悔養少了。『常常有人介紹,來一撥又一撥的城裡人,有自己家買來吃的,有送人的,還有單位給職工發放福利的。』老趙說,白石崗附近養豬戶有二十餘家,幾乎家家都同時養飼料豬和笨豬。這些養殖戶隨身攜帶『名片』,發給前來的城裡人,不斷擴大自己的知名度,有的還把個人信息發到了網上。各農戶之間也互相介紹顧客,成了『互聯網』。
老趙介紹,城裡人到農村辦年貨,不光是買家豬,而是看到什麼東西好就要什麼。眼下,農村散養的笨雞、鴨子、大鵝,還有乾豆腐、乾菜、粗糧以及菌類等,都成為城裡人熱衷的年貨。這些東西大多是農家為了滿足自家需求准備的,數量不多,除去自己家吃的,所剩無幾,因此,有時候城裡人還要通過農村的親屬、朋友預訂纔能買到。像老趙一樣,一些養殖戶賣了自家的笨豬後,還幫顧客聯系買笨雞、乾豆腐等農產品。老趙說,因為城裡人『熱捧』,笨雞的價格逐年上漲,原本30元一只的笨雞,現在已經漲到了100元,春節前幾天可能還會更高。
盡管價格很高,下鄉采購的城裡人表示,費力費錢買『農家年貨』,就是圖著個『綠色』,農家的東西不摻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