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月12日訊 1月7日,市委二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慶安縣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城鄉一體統籌、推進四大建設、打造一縣三區』的總體發展戰略,突出協調發展主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以提高人民幸福指數為落腳點,以重大項目為支橕,通過打造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北藥開發兩個基地,建設現代農業、經濟轉型、國家級生態功能3個示范區,實現由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商貿大縣、生態大縣和旅游名縣四個轉變,推動縣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把慶安縣城打造成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宜居宜業城市。』慶安縣委書記劉鳳岐說。慶安縣城基礎設施建設要明晰『三區』發展框架,建立老城區、新城區、農產品加工園區『合理分工、相對獨立、改老開新、以新帶老』的發展模式,擴大城市發展空間,實現城市形態由『單中心圈層式』發展向『三中心組團式』發展的基礎性跨越。新建或改擴建道路,加快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設,提昇城市品位。加強格木克河柳河橋至格木克橋段改造,完成東水源二期建設、污水和垃圾處理廠建設、給排水管網改建。實施百萬園林工程和景觀建設工程,打造濱水城市。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改善人居生活環境。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田灌溉渠系建設,提高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擴大綠色食品基地規模和數量,推動先進農業技術和優質品種的推廣。推動農業產業化,重點抓好陽達大豆二期工程、鑫利達米糠油二期工程,發展糧油精深加工和轉化。農村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及人口與計劃生育等各項重點工作,圍繞『新亮點、新設施、新環境、新風尚、新農民』五條標准深入推進,實施整村改造工程,完成致富鄉興隆村整村合並改造工作,力爭每年改建一個新村莊。新建白色路面400公裡,新增50個自然屯,總數達到755個,通屯率達95%;縣、鄉、村三級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實現全覆蓋,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9%以上;推進集中辦學,完善農村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實施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強化『抓項目就是抓財源』觀念,城鄉大上項目、上大項目,不斷擴大縣鄉財源。以農產品加工業園區為載體,圍繞全縣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開發建設,全力推進醫藥、綠色食品、新型能源、礦產、綠色包裝制品、新型建材等項目建設,提檔擴面、點面齊動、多元並舉,建立起不同規模層級的項目集群。到『十二五』期末,開工建成重大項目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