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東北網1月13日訊(記者 顧碩)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13日在哈爾濱召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杜家毫出席會議。
『十一五』時期,全省工業和信息化戰線全面完成各項任務目標。特別是2010年,強力推進16個重點產業鏈和『雙百工程』項目建設,啟動實施新興產業三年倍增計劃,強化運行調節和要素保障,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促進『兩化』融合和軍民結合,鞏固了應對危機和保增長發展,繼續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預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000億元,淨增1000億元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000億元,達到2500億元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000億元,達到2500億元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左右,較好地發揮了工業的主導支橕作用。
杜家毫指出,近兩年,全省工業和信息化戰線面對金融危機保增長、推進機構改革、促進產業昇級與發展等艱巨任務,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扭轉了工業增速下滑的局面,鞏固了工業通信業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和『雙一』目標,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杜家毫強調,要振奮精神,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准確判斷形勢,著力解決工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切實提高工業發展質量,促進工業經濟較快發展,努力為產業項目發展、為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快發展、好發展做出新貢獻。
杜家毫強調,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產業項目三年決戰起步之年。要圍繞十大重點產業,立足我省現有產業優勢與特點,堅持大項目牽動與企業自主創新拉動相結合,謀劃推進一批有市場、有潛力、有效益的重大項目,增強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與活力。要堅持傳統產業改造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相結合,發展傳統產業要注重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規模經濟效益,發展新興產業要堅持以資源換產業、換市場、換技術,力爭在重點領域實現突破,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要堅持發展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相結合,積極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和科技重大專項,促進制造業轉型昇級和高端化,依托先進技術和理念為制造業提供更加專業化、高端化和高技術化的服務,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堅持吸引民間投資與引進戰略性投資者相結合,激活和引導風險投資、股權基金等各種社會資本進入產業發展領域,不斷壯大產業投資群體。要堅持實施行業兼並重組與產業集群化發展相結合,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全面提昇產業整體實力。
會議授予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區、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個產業示范基地為第一批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