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專家指點五常大米走出困境:整合中小米企打造知名品牌
2011-01-17 09:58: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7日訊 去年,『五常大米摻假』事件,讓五常大米遭遇信任危機。受假米事件影響最大的是五常中小米企,今冬絕大多數停產,而五常大米高端產品——有機大米銷售依舊火爆。有關專家指出,從五常大米今冬銷售情況可以看出品牌的重要性。五常米企多年來一直是單打獨斗,散兵游勇多,至今都沒有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五常大米要想走出困境,必須對現有中小企業進行整合,打造出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都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A五常大米:高端受寵中端遭棄

  據悉,今年五常高端大米在市場上仍舊受寵,價格處於市場中端的普通五常大米,卻沒有贏得中端消費群體的認可。

  金膳道、中糧美裕、哈爾信等品牌有機大米銷售情況一直不錯。今年金膳道大米銷售量較往年增加了20%左右,金膳道米業銷售負責人米文山告訴記者,產供銷一條龍是該企業的經營模式,從水稻種植到百姓餐桌都有企業的全程監控,雖然市場有『風吹草動』,企業在市場上還是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中糧美裕五常有機大米開發高端消費市場,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秦皇島、廣州等地分別設立了旗艦店或營銷連鎖店,形成了配送網絡,建立了全新的特色種植、加工、銷售模式。中央紅的哈爾信有機大米不僅在哈市受到歡迎,也深受北京等地高端群體的青睞。

  記者在哈市糧油批發市場一家業戶處看到,這裡擺放著6種不同價位的大米,從2.5-6元/斤不等。一位業戶告訴記者,這裡2.5-3.0元/斤的大米賣的最好,都是建三江發過來的,主要客戶是餐飲業主及糧店批發店采購,而五常大米進貨價就接近5元/斤,由於價格高,走貨量不大。

  近期,我省稻米市場購銷持續活躍,稻米外運增加,稻米價格基本穩定,其中西部地區稻農普通中等水稻出手價格1.33-1.34元/斤。業內人士介紹,隨著春節的臨近,我省稻米市場購銷仍處在旺盛期,稻米供給充足,出省外運進入高潮,各地稻米加工企業都在持續加工生產以滿足市場需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整頓,五常大米的品質得到有利保證。一位業內人士介紹,按目前水稻收儲價1.8元/斤計算,加上去殼、碾米、運輸、銷售等環節,一斤稻花香的市場價格應該在4.2元以上,這個價位大米應屬中高端,中高端產品必須有品牌做後盾,缺少自主品牌、客戶群體少的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面臨的生存壓力就凸顯出來。中小企業在五常糧食流通方面有很大貢獻,經過規范,原來低端銷售的形勢瓦解,但新的產業鏈還沒形成。

  『五常大米摻假事件的陰影還未完全散去。』一位五常大米企業負責人說,從銷區反饋的信息來看,消費者對五常大米還有一些疑慮。該負責人說,在終端銷售市場,品牌的影響力、質量的認可度是消費者最終選擇五常大米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五常中小企業顯然在這方面是弱勢。


 

  B找准市場空白做活企業

  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由莉穎認為,近年五常多數大米加工企業經過沈淀,得到了長足發展,但真正面對市場競爭,他們的劣勢也暴露出來。主要是長遠規劃少,在前有大企業圍堵,後有市場冷淡的形勢下,五常很多大米加工企業面臨的困境日益嚴重。

  由莉穎說,對於去年摻假事件所帶來的陰影,當地政府做了很多品牌推廣活動來應對信任危機,而企業自身也要去開展公關活動和營銷推廣,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看到企業自身產品的質量,把品牌過硬、沒有假米的事實傳達給消費者。當前完全靠政府推廣的效果有限,必須靠企業來完善自身品牌建設。關鍵是企業要轉變思想、觀念,改變經營策略手段,光靠政府是等不來機會的。由莉穎教授說,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主要起到扶持的作用,闖市場關鍵靠企業來做。企業要想『活』,就要具有競爭思維。

  目前擺在五常大多大米企業面臨棘手的問題是怎麼生存下去,然後再壯大自己,找准市場空白是五常多數大米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由莉穎說,在中端大米市場,大型企業尚未全部佔領,小企業在實力比較弱的時候不能和大型企業進行面對面的競爭,可以實行『錯位競爭』。即找准市場縫隙,然後填補市場縫隙,進而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

  由莉穎說,近幾年,五常大米價格震蕩,和大型企業整合市場有關,但這些都是在經濟范圍框架內經營策略,缺少市場預見性及戰略安排的企業,會逐步被市場淘汰。市場經濟發展就是大浪淘沙,過去那些傳統的、甚至小農經濟思想在當前的形勢下肯定要做出改變。

  由莉穎進而提到,企業不在大小,要在起步時就把企業當成事業來做,在企業管理上,發展上有長遠規劃,明確的營銷觀念。然後引進人纔,對企業實施正規的營銷管理和先進的營銷策略、技巧等,小企業一樣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C米業整合箭在弦上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王杜春說,幾大糧食巨頭入駐五常就是看中五常大米的高端品質。通過大型企業的牽動,整合後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將直接推動五常大米這個大品牌的發展。隨著今後稻谷加工形勢的發展,以及五常稻米的品質優勢進一步顯現,大型企業整合行業的形勢仍將愈演愈烈,大批中小企業勢必會在整合中被淘汰。

  王杜春說,細分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五常大米是地理標識品牌,五常有近200家大米生產企業,但能叫得響的企業品牌還很少,在全國知名的品牌幾乎沒有。對於具有敏銳眼光的企業家來說這是個發展機遇,在整個產業鏈中找准自身定位,把著眼點集中在銷路上和打零補缺鏈條中。可以依托當地的精米加工廠資源,做好自身特色產品,也可融入到外包領域,爭取配套發展、外圍發展,這樣中小企業也一樣能發展,而且發展成特色。

  『關閉一扇門,打開一扇窗,而現在這層窗戶紙還沒被捅破。』一位小型米企負責人形容當前的處境,下一步工廠該怎麼發展,這位負責人也不說不好,不過,未來該如何進行市場定位,這是五常市多數米企都應該開始思考的問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