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部分教師認為讓家長做義工很正常:有權利不用過期作廢
2011-01-17 10:49: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羅彥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7日訊 連日來,本報連續報道了《家長為啥要給學校做『義工』》一文,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很多學生家長給本報打來電話講述自己的義工經歷,語氣中充滿了氣憤和無奈。從幾元錢的桌布、拖把,到數百元的展板、車隊服務,很多學生家長都在為學校以及孩子的老師義務奉獻,這種『家長義工現象』的背後到底都有哪些根源。

  1使喚家長很正常特權不用將作廢

  在記者采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年輕班主任表示,在同事中指派學生家長做『義工』的現象很普遍,學校也認為這樣做很正常。如果是為了班級建設,不但不會受到批評,反而會因為業績突出得到表揚。就算自己家的私事讓家長去做,也不會有人指責,畢竟有些家長也是心甘情願去做的。春運高峰時期,他就曾經讓學生家長幫他去買過火車票,結果人家連錢都沒要。當時他確實很不好意思,不過沒多久就釋然了,因為周圍的很多班主任老師都是這麼做的。

  哈爾濱市某中學的一位班主任老師在提及『家長做義工』一事時,毫不隱晦地說,自己曾多次指派學生家長幫自己做過私事:『沒有什麼不能用的啊!這與其他職業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便利沒有什麼不同,有權利不用過期作廢。學校只會過問你能力怎麼樣?班級管理得如何?並不會有人管是否受到過學生家長的幫忙。』

  2老師手中一張表家長一個跑不了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幾乎所有的學校在新生入學的時候,都要進行學生檔案錄入,這項工作理所當然地落在孩子的班主任老師身上。一位從事了多年班主任工作的小學教師對記者說,每學期開學的時候,接新生都是最累的工作,往往要忙一周時間纔能塵埃落定,很多瑣碎小事都要班主任親自來做。雖然學校除了給固定的幾十元班主任費外,再沒有其他獎勵,但老師們對於登記學生基本資料的小事還是很願意做的。因為詳細的了解學生家長的工作范疇,可以方便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靈活』運用。

  學生家長張女士講,登記學生的基本資料、家庭住址、父母的電話、家境狀況這都無可指摘,畢竟教育講究因材施教,多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長經歷,也便於老師在教育過程中靈活機動地運用特殊的教學方法。但個別班主任老師卻將孩子家長的相關信息都刻意記了下來,尤其是班級建設或者自己能夠用得著的,更是不會漏掉。對此,很多家長都很害怕,一旦老師有事開口相求,自己根本不敢回絕。曾經有一位開復印社的學生家長,按老師的要求去復印學習資料,一次就花掉了800多元錢。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往往自己搭錢進去,也不想對老師表露自己的不情願。

  3獎勵一朵小紅花家長爭著大把花

  姜先生是哈爾濱市某小學的一位學生家長,兒子的班級共有40名學生。每天課堂上的練習題、試卷,課後留的作業,都要家長負責印刷。為了鼓勵家長們為班級做貢獻,印刷試卷越多的家長,孩子獲得表揚也就越多。

  兒子還在讀小學的韓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每家都是一個孩子,一家人都拿著當寶,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出息。自己的兒子考了滿分、在班級拿了第一名、或者受到老師的獎勵,這些時候家裡都要進行一次慶祝,孩子的爺爺奶奶都高興的不得了。

  韓先生講有一次,班主任老師在家長會上對大家說,班級的笤帚、拖把、條幅、展板都要定期更換,有心做好事的家長可以進行捐助,每達到一定貢獻度,自己的孩子在光榮榜上就會多一朵小紅花,小紅花的多少可以作為孩子評選班乾、三好學生的一個要件。沒過多久,孩子的班級所缺的東西都全了,教室也被布置得非常漂亮。

  韓先生認為,『家長義工現象』體現的是一種特權,眾多學生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都非常迫切,這就致使本該平等的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地位發生變化。個別班主任老師凌駕於學生家長之上,肆意發號施令,濫用『特權』,由此很多家長成為『義工』,幫老師或者學校盡義務。目前,教師上崗只要求職業資格認證即可,對於師德的把關並沒有相應考評。起碼應該定期在學生家長中進行測評,為每一位任課教師進行打分評定。

  4師德把關莫放松公平教育很重要

  孩子的學習環境改善了,首先收益是孩子。有經濟條件為班級做貢獻的也是好事,畢竟這比給老師送禮遞紅包更容易讓人接受,因為所有的付出都直接用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一些家長這樣認為。但更多的家長表示,這種行為會催生校園攀比之風,那些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家長只能望洋興嘆了,沒有為班級做貢獻或者貢獻較小的孩子就會覺得抬不起頭,這對孩子的而成長會產生負面影響。

  哈爾濱教育研究院研究院教授沈明銘認為,『家長義工現象』從一個側面映射出師德缺失的問題。對每一孩子都一視同仁,予以同樣的愛,原本是教師應盡的職責。現今在某些學校某些教師心中對孩子的付出卻變成了籌碼。一些學生家長生怕老師會對自己的孩子不好,而有意去巴結老師,生怕因此而影響到孩子。一些學生家長甚至給孩子的班主任送禮之後纔安心,『家長義工』現象引發的是更深層次的教育不公平。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