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全力推進林木良種基地建設
2011-01-17 16:28:40 來源:大興安嶺市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近年來,大興安嶺認真貫徹『林以種為本,種以質為先』的指導方針,始終把林木良種基地建設作為營林工作的基礎來抓,為大興安嶺林區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提供了種苗保障。
  
  大興安嶺先後建成人工無性系林木種子園3處,總面積1425公頃。目前,800餘公頃的種子園基地進入結實期,年平均可生產種子500公斤左右。號稱萬畝種子園的營林技術推廣站林木種子園,面積1267公頃,是亞洲最大的人工無性系林木種子園,也因此成為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培育基地和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按照國家林業局加強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的實施意見和要求,營林技術推廣站林木種子園率先在我省建立起第一處生態道德教育基地,共收藏動物標本200餘件、植物標本300餘件、昆蟲標本500餘件、藏書700餘冊、字畫100餘件、攝影作品200餘件,並設有鳥類觀測站、觀景閣、圖書室、畫室、寫作室、影展室等學習活動場所,以喚起全社會參與生態建設、綠化家園的意識。
  
  在加強人工林木種子園建設的同時,大興安嶺地區還加大了對原始天然母樹林生產基地的開發利用。2006年,率先在全國開展林木種子資源普查工作,歷時3年,完成調查線路64355公裡,設置標准地405塊。通過清查掌握了林區木本植物的種類資源,基本確定天然分布的鄉土樹種為24科48屬112種、20個變種以及7個變型。據此,出版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木種質資源圖鑒》一書,為合理開發我區林木種質資源提供了翔實的數據。
  
  目前,大興安嶺地區已相繼建立樟子松、落葉松、雲杉、水曲柳、白樺和偃松母樹林生產基地,總面積16702.75公頃,現在已有8689公頃母樹林基地進入結實期,豐年可生產種子約為2萬公斤。為有效地縮短母樹結實間隔期,每年都投入生產費用400多萬元,對良種基地進行割灌、除草、松土、培土、耙地和留優去劣等撫育培育生產作業。
  
  種源有了保證,苗圃建設就成為當務之急。大興安嶺地區采取國投和私營兩種方式,不斷擴大圃地面積,全區建成苗圃25處,其中,國有苗圃13處,私營苗圃12處,圃地總經營面積7582.8畝,最高年產苗量2.2億株。2007年,又確定西林吉等五個骨乾苗圃為造林綠化苗木培育生產基地,並加大基礎設施資金投入力度,使之形成了穩定的種苗供應體系。在此基礎上,我區還制定了《大興安嶺地區2009?2018年苗木培育規劃》,加大培育珍稀樹種工作力度,全區完成白樺、西伯利亞紅松、水曲柳、甜楊等珍稀樹種新播面積共67.36畝。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