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2010年,大慶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全面報捷。為更上層樓,在『十二五』第一年開好局起好步,日前,大慶市確定了今年經濟社會主要指標,確保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大慶市經濟社會主要預期指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00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36億元、增長37.5%,地方財政收入175.5億元、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突破20000元和8000元。
服務油化經濟,始終是大慶市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繼續支持油田4000萬噸產能建設,推動石化產業延伸增值,服務120萬噸乙烯改擴建、千萬噸煉油、30萬噸聚丙烯等石化大項目加快建設。地企聯合謀劃建項目,著力推進50萬噸碳4綜合利用、36萬噸EPS等重點項目,促進華科、飛馬等地方企業與石化大企業協作,搞好『吃配延伸』,石化工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
今年,大慶市將堅持項目牽動,加快壯大地方工業。突出抓項目抓企業抓品牌,地方工業增加值增長40%以上;全力推進項目攻堅,落實我省打好產業項目『三年攻堅戰』的部署,全市新建續建投資千萬元以上地方工業項目256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4個,確保建成投產197個。突出抓好沃爾沃乘用車生產基地、忠旺鋁材等龍頭大項目,著力推進大豐抽油機、艾克和格蘭農機具、伊利嬰幼兒奶粉、國電風力發電等重點項目,支橕地方工業加快發展。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支持中藍石化、展華生化等企業擴產能、拓市場,扶持路通、井泰等企業掛牌上市,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15家,新創省級以上名優品牌18個。高新區突出引建『大、高、外、新』項目,加快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建設,工業增加值增長45%以上。經開區以建設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目標,集約發展裝備制造和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工業增加值實現倍增。林源工業區以啟動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為重點,著力做好石化延伸吃配,加速壯大園區規模實力。增強人纔科技支橕,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建立專家工作站、工程技術中心,突出引進領軍人纔和研發團隊。
推進深度開發,繁榮發展服務業。打造都市休閑經濟,做活生活服務業,適應經濟快速擴張和發展方式轉變,做大生產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多層次發展商貿業,加快萬達中央商務區建設,引進名企名店打造高端商貿。新增城市社區連鎖店60個,農村便民連鎖店300個,完善利民商業網絡。分類別突破旅游業,旅游收入增長30%以上。此外,要抓創意引領文化產業,聚要素做活物流業,建體系培育金融業,壯規模擴張外包業,建設服務外包產業園三期,推進黑龍江軟件園,引進大唐通信呼叫中心運營基地,世紀互聯雲計算中心。建設高新區物聯網基礎工程,服務外包企業發展到400家。
在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方面,統籌實施『雙十工程』,提昇新農村建設水平,抓好農村民生『十項工程』,新建飲水安全工程230處、大型沼氣工程2處,實施農村電網昇級改造工程11項,建設農村公路228公裡,整體綠化村屯200個。推進農村基礎建設『十項工程』,鞏固百億斤糧食產能,新建膜下滴灌156萬畝、旱田噴灌53萬畝,整理改良土地8850畝,高產糧食基地達650萬畝,新建改建奶牛小區和牧場100個。綠色食品基地面積達到500萬畝,銷售收入增長10%以上。擴張發展棚室經濟,建好四季青溫泉果蔬、大同棚室水果、連環湖旅游觀光采摘等7個特色基地,新建棚室10萬棟。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突出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努力打造一批工業強鎮、商貿大鎮、旅游名鎮。
加大建設力度,提昇城市功能形象,重點開發建設城市新區,高標准建好重點項目,加大城市整理力度,持續抓好生態建設,強化現代城市管理,推進68項城建重點工程,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推動生態自然現代宜居城市建設取得新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和財政支出繼續向民生傾斜,切實改善民生,著力加強社會建設,辦好群眾關心的建設幼兒園、改善公共交通、建設停車場、解決農民看病問題、促進大學生就業、改善低收入群體住房條件、改造老居住區、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加強物業行業管理、完善社區文化休閑功能等十件具體實事,規范提昇400所民辦幼兒園,新建改建140所公辦園。建設公共租賃房4萬平方米,結合棚改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5萬平方米,改造農村泥草房3萬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新增標准化義務學校40所,新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5個,『五險一金』擴面淨增4萬人次以上,新就業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營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突出抓好重點領域安全監管,保持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