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專家看兩會】宋國力: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重在優質均衡
2011-01-24 11:25: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宋國力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援建希望小學,助農民的後代有學上 本網資料圖片
  改善鄉村辦學條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本網資料圖片
 

  東北網1月24日訊 題:專家學者做客東北訪談深度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三)宋國力: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重在優質均衡

  記者 印蕾 梁鐫文 李楠 吳萌

  省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20日隆重召開,省長王憲魁代表省政府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工作的同時,也對『十二五』和今年的政府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

  會議期間,東北網記者根據東北論壇網友最為關注的話題和會場裡人大代表熱議的焦點問題,邀請到知名專家學者做客《東北訪談》,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圍繞這些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度解讀。

  【嘉賓】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長宋國力

  【關鍵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教育是為人生奠基的大事。要鞏固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確保財政性教育經費增長高於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代表熱議】『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改變家長的擇校觀,應制定更為公平合理的教育考量機制。「一卷定終身」的分數評價標准不適合培養個性鮮明、具有創新潛質的人纔。』——人大代表金偉

  【嘉賓解讀】今年的政府工作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被列為加強社會事業建設14件實事之首。宋國力認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既是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提高全省人民群眾綜合素質的現實要求。總體來看,我省教育事業伴隨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已進入發展最好的時期,公立、民辦、私立多元辦學形式得到發展和社會認同。表現在基礎義務教育處在全國前列,大眾高等教育基本可滿足考生的需求,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基本得到保障。 『當然,從社會學角度觀察,就我省來說,「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不僅包括資金上的投入,也應包含合理布局,調整結構,優質資源的整合,師資力量的強化,保障師生安全,社會關心支持等方面。』宋國力說。

  宋國力認為,『優先』的重點應是大力提昇發展優質教育份額,讓百姓有更多的機會享受選擇優質教育,而不是靠到處『找關系』、花錢購買自己想得到的優質教育。『優先』的方略應著眼加大整合資源,合理配置資源,發揮示范優勢,轉變教育觀念、教育方式,特別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摒棄應試機制的呆板考評模式。國民教育是公民廣泛參與的教育,包括基礎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成人繼續教育、高等教育和特色技能教育等,應采用多元的辦學模式,運用多元的評估辦法,不能『一刀切』、『一鍋煮』。

  現階段,我們的住房管理也給教育事業提供了啟示。比如,商品房、保障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多種形式供給,符合實際需求。具體到教育事業來說,現階段,基礎義務教育要保障公平,延伸教育可以講層次。高等教育在穩定規模後,要加速『軟件』建設,提昇育人質量。繼續教育,要強化知識更新,不能變成單一的『發文憑』。

  【關鍵詞】教育公平

  【代表熱議】『促進全省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需要培養更多肯於在小城市和縣鄉村紮根的「落地大學生」, 「哈外高校」在此方面具有優勢。』——人大代表莊嚴

  【嘉賓解讀】宋國力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前,『有學上』、『上起學』已不是問題,百姓需求的焦點變為『上好學』。『促進教育公平』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從理論上講,這是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增長與現實供給短缺的矛盾。

  宋國力說,教育不公平還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在教育領域的直接反映。當前,解決教育不公平也就是要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解決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存在的差距問題。結合我省實際,應在縣城和中心強鎮加大投入,分期分層配置強校,同時調整職校結構,突出區域特色。要加大教師培訓的力度,促進教育觀念更新,提昇『育人』技能。選拔優秀大學生到基層鄉鎮服務支教。要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加大救助力度。發揮我省農墾的優勢,吸納農場周邊鄉村的學生就近入學,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