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1月27日訊 隨著齊齊哈爾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齊齊哈爾市的小商品經濟也在逐步駛入發展的快車道。近年來,齊齊哈爾市的小商品經營模式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不少商家由最初的引進商品賺差價,到逐步開闢市場自主研發商品,走上了小商品深加工之路。
百花園商場副經理李開顏介紹說:『小商品深加工不僅可以降低商戶的經營成本,提高自身利潤,同時也可以為社會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擴大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百花商場1200多戶商家,約有十分之一的商家初步擁有自己的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小作坊、加工廠(部)。他們生產的帽子、膠帶、文化用品、玩具、木制品、藤制品等小商品逐步得到市場認可,一部分產品還十分熱銷。有的產品還擴大了外銷,如藤藝制品等就很受俄羅斯、韓國等外國客商的青睞。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齊齊哈爾市的小商品經濟。2004年,首屆(齊齊哈爾)小商品交易會成功舉辦, 2005年3月經國家商務部批准,小商品交易會正式昇格為國際性展會。小交會至今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7屆,被黑龍江省商務廳列為各地市八大會展首位,被齊齊哈爾市政府列入市三大會展之一。7屆小交會的召開,拉動了內需,促進了消費,擴大了小商品市場份額,拉動了齊齊哈爾的客流、信息流、資金流,促進了齊齊哈爾的小商品、旅游、餐飲、賓館、交通運輸、商貿、文化娛樂等行業的發展,使齊市成為東北亞地區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和中轉站,已初步形成『南有義烏、北有鶴城』的小商品生產經營戰略格局。齊齊哈爾市小商品深加工雖然剛剛起步,許多商戶都處於摸索階段,但其發展走向已彰顯破竹之勢。高鋒在百花市場經營了10年文化用品,自己又開了家印刷廠生產學生本等文化用品。他說,自己辦廠不用去外地看樣本,減少了中間環節,加速了生產銷售速度,與外進商品的商家比,更具有價格和質量優勢。今後,他還想引進新設備,調整產品種類,得到更多顧客的認可。
一家帽行的負責人?咸軍對未來的發展也充滿希望。他說,自主生產的產品獲利會更多些,生產的帽子等針織品銷售得非常不錯,有固定的客戶,連哈爾濱、沈陽都有客戶找他進貨,他目前正在和綏芬河的經銷商探討,打算嘗試邊境貿易。
『小商品今後的發展之路該怎麼走,這也是我們一直考慮的。』百花園商場總經理劉偉說,目前,有些小商品已初步具備了深加工的能力和規模,下一步他們將在小商品商務中心裡進行更多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分門別類地擴大小商品深加工的規模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