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對話會現場。記者 陳南 攝
東北網1月28日訊 溝通思想增進共識,加強了解凝聚力量。昨天下午,在市政協十一屆六次會議舉行的市政協委員與市長協商對話會上,代市長林鐸等市政府領導與6位市政協委員就加快『十二五』時期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坦誠交流。市政協主席鄒新生主持對話會。
市政協副主席張鄭嬰、解應龍、紀效民、賀曄、唐春發、張惠濤參加對話會。市政府領導姜明、王世華、叢國章、焦遠超在對話會上就委員們提出的六個方面熱點、難點問題,給予詳細答復。
『大家發表的意見都很好,提出的問題也是政府工作中要重點研究解決的薄弱環節。』在認真聽取委員的意見建議後,林鐸說,目前哈爾濱正處在大發展的起步爬坡階段,面臨的矛盾問題十分突出,面對落實『十二五』規劃的挑戰更加嚴峻,不進則退。政府要樹立機遇意識、責任意識、問題意識和懮患意識,堅定信心,明確肩負的責任,如履薄冰、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從一點一滴入手,把百姓的事情辦好做實。要借鑒國外和先進城市的發展經驗,解決我們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政協要發揮聯系廣泛、智力密集、人纔薈萃的優勢,積極參政議政,為政府各項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提出更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大家把真知灼見和對一些問題的研究及時反饋給政府,我們將高度重視,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好,共同推動城市的發展進步。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市政協組織委員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圍繞我市加快實施新戰略,促進『十二五』期間又好又快發展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並最終確定6個熱點問題與市長進行協商對話。
破解難題,共謀發展。在昨天舉行的市政協委員與市長協商對話會上,6位政協委員與市領導坦誠對話,協商議政。『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是政府今後要努力實現的目標。』代市長林鐸的鄭重承諾,彰顯出政府濃濃的民生情懷和改善民生的堅定信心,也讓委員們對城市未來發展信心滿懷。
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實施新戰略
【聲音】於志平委員:新戰略實施一年多來,『哈爾濱速度』給城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使人們看到了新希望,為經濟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大家最關心和期盼的是我市在『十二五』期間,政府將如何一以貫之地抓好新戰略的推進和落實,實現哈爾濱的跨越發展?
【答復】代市長林鐸:新戰略的提出站在了科學發展觀的高度,置於全省大發展的基礎之上。戰略起點很高,目標很宏偉,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戰略。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實施新戰略,使其落到實處。政府下一步就是要把在新戰略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發展問題解決好,推動哈爾濱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北躍』戰略已打開城市的發展空間,其核心區科技創新城是今後哈爾濱發展的重要支橕點,30多個項目開工建設,很多基礎設施在建,許多產學研企業已看到哈爾濱良好的發展態勢,紛紛來哈投資發展、布局設點。通過幾年努力,科技創新城將逐漸建成完善並吸引更多國內科研、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企業和科研院所來此發展。『南拓』戰略將依托傳統工業優勢,在民用航空、綠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哈南工業新城將是今後發展的主戰場,要提昇傳統制造業,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五年後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格局。『中興』任務艱巨,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研究省會城市的功能,通過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提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現代產業建設、抓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發揮省會中心城市的作用。同時,針對二元結構明顯的城鄉差距,要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大力推進『強縣』戰略,使其成為助推哈爾濱發展的強大動力。
打造食品裝備制造兩個千億級產業
【聲音】陳健委員:我市已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十二五』期間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建議政府將我市產業、科技和人纔資源的優勢與區域特色相結合,建立健全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機制和環境。
【答復】副市長叢國章:今後,哈市將打造食品、裝備制造兩個千億級產業。其中,『十二五』期間食品產業規模將爭取超過1500億;裝備制造產業除哈電、哈飛、東安等央企將有過百億新項目投入外,市屬哈軸、變壓器等新基地也將建成,一批民營企業將上市,產業規模爭取達到1500億以上。我市將打造500億至千億級汽車產業。要努力使電子工業成為我市新的優勢產業,爭取到2015年實現500億至600億的產業規模,使其成為全市前四位產業之一,並為這一高端產業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形成四個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裝備、雲計算等。
最大限度吸引國內外創業投資基金
【聲音】楊向東委員:哈爾濱快發展大發展,需要大量資金。『引鳳不如築巢』,建議大力發展金融產業,引進內外資銀行、投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把哈爾濱建設成為區域性(東北亞)金融中心。
【答復】副市長焦遠超:我市將繼續堅持借鑒、創新、引導、培育、推動工作方針,努力營造有利於創業投資發展的社會環境,管好用好政府風險投資基金,最大限度地吸引國內外創業投資基金,使我市創業投資的資本量不斷擴大。進一步修改完善哈市創業投資發展規劃,聯合專業機構,聘請專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科學設計出適合我市的創投業發展模式,並提出發展規劃。把優化環境作為創投業發展的重要工作,發揮創業投資協會的作用,整合哈爾濱創投資源。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繼續組建新的創業投資公司,引導國內外機構和社會基金建立中外合資和民營創業投資公司,並爭取國家支持。積極引導創業投資,加大向各高新技術企業投資的力度。
優先發展服務業帶動產業結構優化昇級
【聲音】徐樹紅委員:作為全國37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之一,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是我市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未來五年,哈市現代服務業將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和巨大發展需求,政府有哪些創新性舉措?
【答復】常務副市長姜明:我市在『十二五』時期將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把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的重要內容優先發展。堅持『兩輪驅動』發展模式,促進三產融合,大力實施倍增計劃,並創造有利環境,促進和保障服務業全面發展。
具體講,『十二五』期間,將以打造東北亞重要旅游城市為目標,爭取2015年總收入突破900億元,佔GDP比重達15%以上。今年,將重點圍繞冰城夏都國際旅游城市進行建設,力爭旅游總收入增長20%。以建設東北亞區域重要金融中心為目標,爭取2015年實現增加值570億,佔GDP比重達8%以上。今年,將打造哈爾濱金融中心,不斷壯大金融業態,創新金融產品,爭取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8%。以構建東北亞地區重要物流中心為目標,爭取2015年實現物流業增加值為450億,佔GDP比重達6%。以建設國際文化名城為目標,爭取2015年實現增加值580億,佔GDP比重達7%。今年,將著力建設群力文化園區、平房動漫園區等項目,培育好骨乾文化企業,爭取增加值增長30%。以建設東北亞地區重要信息中心為目標,力爭至2015年增加值達250億以上,佔GDP比重達4%。今年,將紮實推進三網融合,突出抓好國際數據城等工程,使信息產業增加值增長20%。
今年計劃安排9500萬元補貼困難群體熱費
【聲音】李榮煥委員:哈市居民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排位倒數第一。建議我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讓居民幸福指數與經濟同步增長。
【答復】代市長林鐸: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百姓幸福指數,是『十二五』時期市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未來五年,我市將重點解決好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問題,更好地體現社會公平。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積極調整公共財政分配結構。著力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和養老失業保險金標准,擴大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同時,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加快構建階梯式社會救助結構和多元式社會救助體系,擴大救助范圍。從今年開始,計劃安排9500萬元用於困難群體的熱費補貼。我市還將開展就業援助、發放小額貸款等,對困難群體、殘疾人和農民工加大就業幫扶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個人就業。要通過改善住房條件、城市基礎設施改進等,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這也是政府今後要努力實現的目標。
加強聯網運行機制確保地下管網安全
【聲音】王鵬委員:去年底,我市連續發生5起管線爆裂、泄漏引發的停熱事件,給廣大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也暴露出地下管網維護力量薄弱等嚴重問題。建議針對排水、供熱管網老化嚴重問題,切實加強城市地下管網的建設和維護。
【答復】副市長王世華:提高城市整體功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至2009年末,全市地下管網達到18339.4公裡,涵蓋排水、供熱、電力、通信等管線。隨著城市不斷發展,設施老化等問題日益突出。為避免挖斷管線事故再次發生,今年我市將建立綜合平面會簽制度,凡涉及地下管線建設工程,需相關部門統一會簽,明確管護責任和范圍。施工單位要簽地下管線安全承諾書。要逐年加大投入,力爭早日將地下老舊管網改造一新。統籌協調管線單位和產權單位,在道路施工前將地下管網一次性鋪設完成。目前正在探索加強供熱管網聯網運行機制,確保供熱安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