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6日訊(記者 楊林川)2010年,大興安嶺認真貫徹國家林業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實施『生態固本、低碳轉型、綠色崛起、富民興區』戰略,堅持生態優先不動搖,加快發展不減速,經濟轉型不折騰,改善民生不懈怠,經濟社會發展創下了一期天保工程實施以來最好水平,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完美收官。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8.2億元,增長16%,總量比『十五』期末翻了一番,是改革開放32年以來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5.2億元,增長49.4%,收入是『十五』期末的4.1倍,增幅創歷史最高水平,名列全省13個市地第二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14億元,增長34.5%,總量是『十五』期末的5.7倍,增速名列全省第三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現50.7億元,增長39.3%,投資規模是『十五』期末的4.8倍。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548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農民人均純收入6822元,分別比『十五』期末增加3960元、3270元。森林覆蓋率達到80.87%,活立木蓄積5.23億立方米,分別比『十五』期末提高了1.93個百分點和500萬立方米,實現了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的『雙增長』。
今年及『十二五』時期,是大興安嶺加強生態建設、加速轉型崛起的黃金機遇期,也是建設『五大功能區』和實施『十大工程』的關鍵時期。根據大興安嶺所處的發展階段和面臨的發展形勢,按照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家林業廳局長會議精神的要求,大興安嶺2011年及『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戰略部署,搶抓國家實施《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第二期天保工程、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重大政策機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保生態、快增長、促轉型、惠民生』為重點,全面實施『生態固本、低碳轉型、綠色崛起、富民興區』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深入實施『十大工程』,著力加強森林經營和生態保護,著力提昇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走出一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轉型崛起之路,將大興安嶺建設成為最富裕、最文明、最和諧的生態型花園式新林區之一。
今年,大興安嶺將堅定不移地推進『十大工程』建設,努力克服停止木材主伐不利影響,確保木材產量調減、經濟發展速度不減、人民生活水平不降,切實為『十二五』規劃實施開好局、起好步。一是實施森林資源保育工程,認真實施二期『天保』工程,全面加強森林資源保護,不斷強化森林防火建設,切實抓好森林資源培育,不斷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努力把大興安嶺林區建設成為東北亞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和國家森林資源戰略儲備區。二是實施新興產業培育工程,搶抓國家和省重點發展戰略性新產業的機遇,在改造昇級傳統產業的同時,重點發展低碳旅游業、寒帶生物、綠色礦業、綠色食品、新能源等資源稟賦型產業,全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新優勢。三是實施重大項目建設工程,全力打好產業項目三年攻堅戰,進一步完善大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加大市場化融資力度,提高招商選資的實效,切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四是實施對俄合作昇級工程,不斷拓寬對俄經貿合作領域,繼續深化對俄森林資源開發,積極推進對俄礦產、農業和旅游開發,重點推進洛古河公路大橋、漠河口岸等對俄經貿合作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新的歐亞國際大通道。五是實施交通網絡構建工程。全力推進京加公路嫩江至白樺段、漠大線林區伴行公路等重點公路建設,加快古蓮至洛古河、富西鐵路嫩江至漠河段等重點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加格達奇機場、漠河機場改擴建工程,盡快破除交通瓶頸制約。六是實施城鎮建設提檔工程。突出抓好重點旅游城鎮建設,切實加大城鎮『三供』兩治建設力度,不斷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深入開展『三優』文明地區創建活動,著力提高綠化、美化的檔次和質量,全力打造興安特色魅力城鎮。七是實施體制機制創新工程,穩步推進林業體制改革,推動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加強產業總局調整和重組,全面落實全區非有制經濟發展實施意見,加大對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切實增強林區發展活力。八是實施科教人纔強區工程。著力構建有利於人纔成長發展的政策和制度體系,積極推進寒帶生物產業科技研發中心等科研基礎平臺建設,加大各類教育資源整合力度,切實提昇區域整體競爭力。九實施百姓民生改善工程。紮實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切實提高林業企業職工工資標准,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基金支橕能力和待遇水平,切實改善林區職工群眾的生活質量。十是實施發展服務保障工程。以強化提高機關效能為重點,切實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深入開展『平安興安』創建,加大對破壞發展環境的監督檢查力度,切實為發展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