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9日訊 自從手機有了短信功能以後,在大年夜給朋友發個祝福的短信,已成為一種主流的拜年方式。如今,隨著智能手機與網絡的發展與普及,用微博拜年,逐漸成為年輕人青睞的又一種方式。
微博拜年漸成風尚
大年三十一早,央視新聞頻道推出的新春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一改以往短信參與的形式,而是讓網友通過微博與節目互動,並將博友發表的言論,通過大屏幕展現在觀眾面前,拉開了今年春節微博拜年的序幕。
記者在大年三十登錄微博,在某大型網站上記者看到,該網站推出了微博拜年的功能,點擊圖標後,只需輸入博友的昵稱,就能給指定博友拜年。零點時分,則成了微博拜年的黃金時段。記者在網絡上觀察,不少網友陸續在吃完餃子後拜年,並且有的很簡短,有的還趣味十足。黑龍江大學一位學生的微博上簡單地寫著:新春快樂;還有的網友看過趙本山的小品後俏皮地寫下: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我希望,此處省去N字。
學生最愛微博拜年
一名黑龍江大學的學生說,在放假的時候,她就已和朋友們商量好,大家都在年三十晚上零點發微博拜年,看看誰的微博距離零點最近。她還介紹說,同學們平時就有發微博的習慣,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表達自己的心情,搭建了一個與朋友交流的平臺。
這位學生還表示,對於在校的學生來說,微博拜年好處更多。因為學生的交際圈本身就不大,要好的同學在各自的微博上都是好友,只要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能給所有的朋友拜年啦。朋友們看到拜年的微博後還能回復,就像兩人在聊天一樣,互動性很強。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智能手機與網絡的發展與普及,網友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更使得微博拜年逐漸成為時尚。
原創的祝詞最給力
記者在春節假期期間與多位博友交流時發現,很多網友用微博拜年,是看中了其中的原創性。
一位博友在接受采訪時說,以往拜年都是通過短信,將別人發來的短信轉發給別人,雖然利用群發功能很方便,一鍵就能給所有人拜年,但是卻顯得缺少心意。這樣的拜年短信,別人收到了也就是匆匆一看,除非是特別有意思的,否則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利用微博就不同了,每個字都是自己寫的,祝福的話語可能很簡單,缺少創新,但絕對是原創,最具心意,是最給力的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