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在市勞動職業介紹中心大廳看到,雖然求職者很多,但是問津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崗位的很少。記者 孟繁宇 攝
東北網2月12日訊 30多家招工單位,數百名務工者,春節剛過就會聚到市勞動職業介紹中心大廳。2月11日,記者在這裡采訪發現,一方面務工者難找活,另一方面招工者招到合適的員工也不容易。
『以前招人是我們挑,現在成了應聘者挑我們了。』羅西亞西餐廳的招聘人員滿臉愁容。她告訴記者,前幾年,她們招服務員時還看看各方面條件,現在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要求,尤其是春節前後,只要肯乾能吃苦就行,工資基本都從以往的七八百元漲到了1000—1200元了,但來應聘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工資給的低,不能乾。』不少務工人員說。記者采訪發現,由於物價上漲,今年春節後,務工者也提高了預期薪酬,普遍比去年提高二三百元,與用人單位在薪酬上難以達成一致。『用工者都希望降低成本,而求職者預期上漲,導致招工者和求職者談不攏。』市職業介紹中心一位工作人員總結說。與往年一樣,春節過後一些行業的『用工荒』依然。據了解,服務員、家政、技工長期存在缺口,特別是春節前後,餐飲、娛樂等服務行業供給嚴重不足。
市職業介紹中心主任趙建平告訴記者,齊市這幾年春節後都會出現一定的結構性缺人,這已經成為一種正常的用工補員需求。總體來看今年我市就業市場仍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但是目前供的多是『50後』下崗職工,屬於年齡偏大、專業技術水平及文化偏低的務工群體,相比之下,服務行業人員仍『稀缺』。趙建平表示,這種情況預計正月十五過後將會得到緩解。
趙建平認為,要解決務工者和用人單位『不合拍』的問題,供需雙方都需要努力,都應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一方面,用工單位應在『如何留住員工』方面多下工夫,要充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如提高工資、培訓等,增強企業的吸引力;打工族則要認清自身條件,不能盲目設定薪酬目標,錯失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