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祝福短信發與不發左右為難 白領患上節日焦慮癥
2011-02-13 09:19:2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周雪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3日訊 『我發,或者不發,朋友就在那裡,不生不疏;我回,或者不回,交情就在那裡,不深不淺……』近日,《非誠勿擾2》的『見於不見體』,被一些網友演繹出了節日短信版。這條段子有如一劑良藥,讓那些春節期間因祝福短信『生病』的白領們如釋重負。日前,據有關機構調查顯示:有超過五成白領人士表示對節日發送祝福短信感到『焦慮』。

  在享受著短信拜年的便利同時,各種隨之伴生的煩惱,又讓大家焦慮不堪:

  發與不發左右為難

  從大年三十清晨,手機作為最重要的聯絡方式又開始發揮它的新功能——拜年。明知道收信人不是特別關心,很多人還是按手機中的通信錄群發一遍,以顯示自己重視與對方的關系;收到成打的祝福短信,不回顯得自己沒禮貌,回了又嫌煩,費錢又費時。

  伴隨著手機的誕生,短信已成為諸多人聯系的最便捷方式。在新年即將到來之際,向平時敬而遠之的領導發送一條祝福短信則無須再找借口;向長期沒有聯絡的朋友送去慰問,提醒對方你還記得他們。可是,摻雜了種種欲求的祝福短信往往也讓平時在領導、客戶面前謹小慎微的白領心力憔悴。於是,在本該放松身心的節假日裡,『節日短信焦慮癥』卻在超過5成的職業人群中突然爆發。部分受訪者希望在春節這樣的節日,通過發送短信的方式加強在其他人特別是自己看重的人心目中的印象,但在享受著短信拜年的便利同時,各種隨之伴生的煩惱,又讓大家焦慮不堪。

  剛剛參加工作的徐峰,在今年大年三十中午十分認真地向所有領導和同事都發送了祝福短信,但是真正回復他短信的並沒有幾個。徐峰擔心對方沒收到,還一遍遍地向幾個平日關系不錯的同事發短信,『這個春節我過得一點都不舒坦,心裡總在想是不是我平日為人處事有問題,上班後見了那些沒回短信的同事,心情很壓抑。那些回復了我短信的同事,我對他們心存感激。』

  為了一條『原創』短信,梅梅用上了百科全書、中國古詩詞選集,最後還鬧得寢食難安:

  編寫短信精神負累

  收到成打的祝福短信,到底回不回?到底有什麼意義?每年的春節祝福短信,已經漸漸演變成為一種精神負累。


 

  每逢春節,李冰都會收到好友梅梅的祝福短信,她逢人便炫耀,因為這條短信是梅梅針對李冰目前的生活狀況專門編寫的。而今年春節,李冰卻沒有收到梅梅的短信。原來,春節期間梅梅為了送朋友一條『原創』短信,翻百科全書、看中國古詩詞選集,絞盡腦汁。今年她想過一個舒心的新年,與其發一些被轉發千遍的短信,還不如不發,所以,這個春節她的手機短信只接不發。

  『每年過年發短信,太愁人!』從事營銷工作的崔明芳無奈地說:『從事我們這類工作,最看重的就是維護人際關系,逢年過節都要發祝福短信。今年從三十到初五,我大概地統計了一下,發出去的短信有一千多條。』發送短信還要講究創意和個性,對於重要客戶,還得編寫短信內容定向發送,發送短信的內容也著實讓人頭疼,一切都要做得恰到好處。沒辦法,不發吧,好像失了禮節,發吧,說不定對方還將你的短信當騷擾短信了呢!

  『禮尚往來嘛,別人一腔熱情,你卻冷面相對,實在說不過去』。一些白領的做法是從來不主動發送一條短信,但是絕對會回復所有短信,在她們看來,回復短信是最基本的禮儀。

  不要將祝福短信看得太重,想得太多,人際交往原本就應該真誠至上:

  不拘形式以誠相待

  有人短信發得手指發酸,可收到短信的人卻不以為然,而隨著手機功能的昇級,一條短信只按兩個鍵子可發給百餘人,其形式遠遠超過了意義。

  從事營銷工作的房小姐,已經兩三年沒有發送節日祝福短信了。春節前夕,她已給關系比較密切的朋友、客戶、同事以及領導通過郵寄賀年片,或是電話的方式表達過節日祝福。她認為,這種方式比紮堆發送短信要好得多。從事酒店管理工作的王娜也認為,沒有必要去追求虛擬的形式,湊熱鬧去送新年祝福。平日裡,你是一個講義氣的朋友、一個敬業的員工、受人尊敬的工作伙伴,這些就足夠了。你的人際關系和個人形象,不會因為除夕之夜的一條短信打折扣或是有所提昇。而一些網友乾脆在QQ或MSN簽名檔上,醒目寫著『今年過年不發祝福短信,提前祝福新春快樂』之類的『宣言』。

  大多數職場資深人士認為,快節奏的生存環境中,在春節這樣重要的時刻通過短信聯絡感情,其實是中國人傳統習俗的一種延續,但是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不要將短信看得太重,想得太多,人際交往原本就應該真誠至上。所以,將春節祝福拆分成各種形式,比如年前通過賀卡、電話、聚會等方式表達一下節日心意,而不是集中在除夕夜發短信,這或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小貼士:

  如果你已患有了『節日短信焦慮癥』,具體『病情』輕重,請參考以下標准:

  輕微節日短信焦慮癥:過節想到要發短信並為此糾結,會將原創短信向關系親密的人群發,有選擇地回短信,不期待對方回復。發短信的對象不超過手機通訊錄的20%。

  中度節日短信焦慮癥:稍微熟悉的人都群發短信,內容為原創+轉發,有選擇地回短信,把節日短信當成維護人際關系的途徑。發短信對象為手機通訊錄50%左右。

  重度節日短信焦慮癥:手機裡所有人都群發短信,短信內容幾乎不變,不收到對方回復會很焦急。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