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 (李華虹 方若冰 記者 王蕊)近日,哈市兩名女子因誤信偏方,生吞了碩大的魚膽中毒險些喪命,所幸家人及時發現送到醫院急救,現已脫離危險。
家住哈市的王女士一直患有風濕病,春節期間,聽朋友說起魚膽可以治療風濕病,特意去市場買了一條鮮活的大魚,將魚膽取出後洗淨生吞下去。當晚,王女士覺得渾身無力、頭暈,嘔吐十分嚴重,家人見狀立即將王女士送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進過急診搶救。經搶救,王女士脫離了危險,將在一周後出院。
與王女士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寇大娘,同樣因為聽信偏方所說的魚膽可以清神明目,誤食了生魚膽,導致嘔吐不止,在王女士住院的第二天,寇大娘也被送進了哈醫大二院急診。
在民間流傳有以生吞鯉魚膽來治療眼疾、高血壓及氣管炎等病的做法,並常因此而發生中毒,幾乎每年春節期間,哈醫大二院急診科都可以收到不同原因的魚膽中毒患者,以青、草和鯇魚苦膽中毒最多見,嚴重者發生心律失常,險些喪命。
據哈醫大二院急診科副主任陸瑩介紹,魚膽中毒是食魚膽而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毒。青、草、白鰱、鱸、鯉魚膽中含膽汁毒素,能損害人體肝、腎,造成肝腎功能喪失,甚至損傷腦細胞和心肌,造成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病變。
陸瑩在此提醒市民,切勿生吞魚膽。魚膽中毒首先表現為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如果不及時救治,隨即會出現肝腎損傷,嚴重者表現為頭昏、頭痛、煩躁不安、重者可有神經麻痺、昏迷、抽搐。另外,陸瑩表示,膽汁毒素不易被熱和酒精破壞,不論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超過2.5g,就可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即使在烹飪魚時,也需注意將魚『收拾』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