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訊 去年是佳木斯市實施現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核心區建設三年規劃的攻堅年,各相關部門攻堅克難,使我市農業喜獲豐收,農村經濟發展步伐加快,在九個方面實現新突破。
糧食生產、農民收入實現了新突破。全市糧食總產首次突破百億斤大關,增幅超過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增幅達到2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00元,兩項指標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
規模化生產實現了新突破。建設了10萬畝以上優勢種植產業帶10條,新增規模化生產面積300多萬畝,超額完成了三年達到1000萬畝的目標;新增規模化畜牧、水產養殖場61個。
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了新突破。全市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28家,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產業帶動能力達到76%以上。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新突破。臨江、三村、烏蘇鎮等新建灌區和幸福、悅來、引湯等老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建設加快,灌溉能力增加到303萬畝;新建千萬元農機合作社12個,農機總動力286萬千瓦,農田作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8%。
科技興農實現了新突破。全市各類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發展到851個,重點農業技術綜合覆蓋率達到90%,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2%以上。
新農村建設實現了新突破。事關農村民生的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共事業建設步伐加快,完成農村公路建設裡程400多公裡,全市通村公路率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全市93個村實現了整體脫貧,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場縣共建實現了新突破。合作共建紮實推進,探索和完善了加快區域發展、推進場縣共建的機制和辦法,『大三江一體化』格局初步顯現。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實現了新突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13個,總量達到984個。
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現了新突破。全市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萬人,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35.2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