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記者從16日召開的全省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將以保障群眾基本生活、改善民生為重點,進一步推進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制度,提高養老服務水平,探索建立與物價指數變動相關聯的撫恤補助標准調整機制,選聘1000名社工從事社區工作,通過開展四方面民生實事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建立省級臨時 救助專項資金
我省目前有261多萬城鄉低保對象、132萬低收入人口和14.5萬農村五保對象,解決好這部分群眾的『兜底』生計問題,是全部民生工作的基礎。今年我省將以2010年城鄉居民消費支出的30%為參照,適時提高城鄉低保標准和財政補助水平,建立物價上漲與困難群眾生活補貼掛鉤的聯動機制;出臺落實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制度和具體實施辦法,建立省級臨時救助專項資金,切實解決好困難群眾的『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適當提高貧困群體大病救助標准,推廣『一站式』結算模式,減化核銷程序;將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五保對象』生活補助標准分別提高到年人均2810元和2000元以上。
不斷提高優撫 對象補助標准
今年我省將改善優撫對象待遇,探索建立與物價指數變動相關聯的撫恤補助標准調整機制,提高優撫對象補助標准;加大重點優撫對象住房解困工程推進步伐,會同統戰部門組織非公經濟人士結對幫扶重點優撫對象解決住房難問題,力爭年內全省重點優撫對象住房解困率達到80%以上;全面推進優撫醫療『一站式』服務,縣以上優撫定點醫院90%實行『一站式』結算。
扶持民辦養老機構 推廣居家養老
制訂出臺全省養老服務機構『民辦公助』具體辦法,扶持民辦養老機構加快發展,新增養老床位21000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全面開展,確保60%的城市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每個中心鄉鎮至少建立1個居家養老服務示范點,並探索在部分市(地)建設具有多種功能大型綜合性養老機構,推進省養老護理培訓基地建設,實行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和持證上崗。提高集中供養和社會散居『三無』老人生活費標准。
進一步提高兒童福利和殘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將全省機構供養孤兒生活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社會散居孤兒生活費標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在省及各市(地)全面啟動『慈善一日捐』活動,增設『大病救助』、『臨時救助』和『專項助學』三項慈善基金。
統一社區標識 選聘千名社工
今年我省將打造100個城市示范社區,100個農村樣板社區,在此基礎上,出臺《全省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室)管理辦法》,規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室)建設,引導其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務項目。
同時,在全省統一『社區標識』,增強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參與意識,實施社區服務社工人纔培養『百千萬』工程:打造100個社工人纔集聚、服務水平較高的社工服務試點社區;選聘1000名社工從事社區工作;定向培養10000名從事社區服務的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