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7日訊 記者昨天從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獲悉,1月份,我市居民為在國家出臺更為嚴格的樓市調控政策前降低交易成本,加緊了二手房交易,當月成交量達4259筆,同比增長達11.8%。而在『新國八條』政策推出後,市民的觀望情緒漸濃,二手房成交量明顯下滑。
連日來,記者在對我市各區房產交易所走訪中發現,節前曾熱熱鬧鬧的交易大廳,春節過後人流明顯減少。『現在市民來辦交易稅,基本不用排隊』,道裡區房產交易所地稅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1月,每天辦理二手房交易繳稅的數量通常要達到50餘筆,可春節一過每天辦理的數量僅為20多筆,而且多數為贈與或繼承,但到交易所諮詢二手房交易營業稅、契稅如何收取的市民比平日大幅增多。
記者在對我市多家商業銀行走訪中了解到,目前各家銀行已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房貸政策執行,其中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客戶首付比例提高至60%以上,對第三套房貸的申請基本已不予發放。據銀行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央行存款准備金率的連續上調,各中小商業銀行在我市的貸款額度也較以往大幅降低,這也使銀行對房貸的發放更加謹慎。
與節後租房市場提前趨熱形成反差的是,不少房屋中介的二手房交易數量大幅降低。在我市從事房產中介10多年的李先生說,隨著國家一次次調控政策的密集出臺,市民對樓市觀望情緒日漸濃厚,交易量必然會減少。
對此,一房地產業內人士認為,由於春節前對樓市堅定不移的『加強調控』呼聲漸強,管理層正面回應,買賣雙方對於政府再次推出更嚴厲的樓市調控措施的預期明朗,特別是在房產稅、限購、營業稅、契稅等收緊政策即將出臺的壓力下,市場出現『政策末班車』的紮堆交易現象。部分交易的提前達成,也透支了些許未來市場需求力量,弱化了節後交易起步力量。2月份開始,整體市場將進入政策消化期,使二手交易進一步趨淡。同時,對於首次置業的購房者,因為預期『樓市調控後房價會落』,不少已延緩了購房計劃;而處於政策邊緣的改善性購房人,因為害怕被限制,很多也不敢在政策被消化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