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哈市勞動力供需期待有效對接 市場繁榮呼喚多管齊下
2011-02-18 09:53:3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樊金鋼 韓麗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農民工招聘會現場。蘇強攝

    黑龍江新聞網訊 求職者難找到稱心的崗位,而用工單位又無法招到人。如何讓更多群眾有業可就,更多企業有工可招,成為目前哈市勞動力市場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春節過後,進入哈市各職業介紹中心的用工單位和求職者逐日增多。記者近日采訪發現,與沿海地區的『用工荒』不同,哈市勞動力市場並非缺少求職者,只是由於多種原因,求職者尚在觀望中,『閑置』的勞動力客觀上使得用工單位遭遇『招人難』。

  用工單位與求職者『對不上眼』

  『想找什麼樣的工作?一線生產工人乾不乾?我們這都是機械化生產,當工人不累的。不想乾?那銷售呢……』記者16日在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見到某肉食品公司招聘人孫廣金時,他正在熱情地向求職者推薦公司的崗位。孫廣金說,他們公司想招30名生產工人和5名銷售人員,但是在該市場招聘已經3天了,來登記的應聘者一共還不到20人,按照經驗,估計面試的時候還將有一些人不來,這下他可深切體會到『招兵買馬』的艱難。

  和孫廣金遭遇類似的還有來自某玻璃公司的於先生。於先生說,因為公司急等用人,他從正月初七就來這個市場招人,公司想招20多個普工和操作工。這些崗位對學歷要求不高,普通工人工資每月在2500元左右,上三險,包吃住,如果不想在單位住,他們還有通勤車,然而至今他們也只招了10個工人。

  與此相反,在用人單位招不滿人的同時,許多求職者卻發出了『就業難』的感慨。

  小王和女友是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專生,學的是會計專業。小王說,這學期學校就沒什麼課了,年後他和女友就奔走在各種招聘會上。他們認為工資不是最重要的,但一定要專業對口,用人單位最好是知名企業,還要有發展空間。但是,要麼他們沒相中企業,要麼企業嫌他們沒經驗,最終無功而返。

  屬於『80後』的小劉只有初中學歷,在各職業介紹中心求職後,他感覺『有些郁悶』。他說:『自己想乾的工作,企業要求的學歷我沒有;不需要學歷的崗位,多數是生產一線工人,又覺得沒前途,所以一直猶豫不定。』

  哈市人力資源市場是哈爾濱最大的公共職業介紹服務機構,這個市場的情況頗具代表性。據哈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介紹指導科有關人員介紹,這個市場目前大約提供4000多個崗位,其中95%為哈市企業提供。這些崗位以基礎勞動力為主,如一線生產工人、營業員、服務員等。初八以後,入場企業逐漸增多,目前每天達60多家;求職者自初十以後逐漸增多,目前每天千餘人。按照往年經驗,正月十五之後,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將繼續增多。但從目前情況看,崗位較多,求職者也不少,但勞動力供需雙方對接效果不是很好。

  供需對接不力原因多樣

  記者采訪了解到,勞動力供需雙方沒有實現有效對接的原因並不單一。

  求職者維權意識提高。以前,很多求職的農民工不太關心工作時間、福利等。但現在,這些現象正發生改變。有些求職的農民工反映,企業工資付得不合理,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他們說,乍一聽工資3千元,但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每天在崗甚至12小時,付出與報酬不合理。

  哈市道外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主任董吉濱告訴記者,雖然年後許多招聘單位上調了300~600元工資,但招聘結果依然不樂觀。董吉濱說,現在賺錢已不是新生代農民工找工作的惟一目的,他們更多地追求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希望像城裡人一樣享受公平的教育和社會保險。這客觀上導致了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需求得不到滿足。

  學歷提高的求職者『看輕』部分崗位。據哈市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介紹指導科有關人員分析,目前,用人單位招聘勞動力的年齡段70%在18~35歲之間,招聘條件一般為高中、中專學歷即可。但現實是,這一年齡段的很多人接受過大專教育,甚至本科畢業的也有。實事求是地講,這些求職者能勝任市場提供的崗位,但一看招聘條件為高中即可,心理難免會有落差,『身段』又放不下來,更希望進入與自己知識相適應的用人單位一展身手。然而大部分招工企業更多需要普通學歷的應聘者,使得供需難以對接,影響了部分企業招聘。目前,進入這個市場的企業如米旗、裕昌、對青、卓展等紛紛招不滿人。

  此外,由於很多企業采用流水線或半機械化作業,節奏快,勞動強度大,一般招聘18~35歲的求職者,導致40歲以上的大齡農民工就業難,適合他們的崗位較少。

  勞動力市場繁榮呼喚多管齊下

  針對現狀,業內人士呼吁,要想使勞動力市場繁榮,實現供需有效對接,必須多管齊下,有關各方在薪酬待遇、改進工藝、技能培訓等方面加大力度。

  讓人欣喜的是,目前在哈市,有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關注員工的福利,以期吸引求職者就業。在哈市人力資源市場,記者發現多個招聘海報承諾,提供三險一金甚至五險,加班費按小時計算,外地企業每年提供一次往返車票。一家知名商場還提出,為員工提供食堂,並免費就餐,為員工提供免費通勤車。這些舉措在往年都較少見。

  業內人士指出,新成長的勞動力學歷提高了,面對高中、中專學歷即可勝任的崗位,表現出了『不感冒』。其中,一些年輕人選擇了南下,在企業自動化程度相對高的沿海發達地區,尋找用武之地。一邊是『雁南飛』,一邊是觀望的求職者,最後用人單位在招不到人的情況下,只能被迫投資改進工藝。這些對人力依賴大的企業改進生產線後,技術昇級將形成產業洗牌,優勝劣汰。

  為使求職者有一技之長,技能培訓也需加大力度。據了解,哈市今年將進一步完善春秋招生、『注冊制』等招生制度,不斷擴大中職學校特別是農村中職學校的招生范圍,把初中後未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社會青年、城鎮待業轉崗人員、新生代農民工納入招生范疇。記者從哈市就業局獲悉,目前哈市有34家農民工培訓基地,可以開展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商業服務、辦事人員、工程技術等五大類55個工種的培訓,去年8月到12月已培訓農民工1.14萬人。今年哈市將加大對農民工免費培訓的力度,保證對高技能人纔培訓的資金需求;鼓勵培訓機構把課堂開在工地、車間。在技能培訓上將加大實訓力度,通過現場演示、實地操作等方式,提高農民工的實際動手能力。

責任編輯:張雋珊